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千里海防一“网”打尽
· “牛仔”张荣根和他的牛
· 亲情电话想说就说
· 台湾老人四赴金华寻善人
· 四双皮鞋充当工资
· 绿色服务实惠环保
· 民工喜欢哪个城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天,他开完汽车赶牛车;晚上,他给老牛抿老酒、吃黄豆补营养——
“牛仔”张荣根和他的牛
  ■本报通讯员 梁山

  

  45岁的张荣根在杭州余杭区算是个人物,大家都叫他“牛仔”,虽然他只是一个在双溪漂流景区赶牛车的赶牛人,但他却不是一个普通的赶牛人,他是每天开着汽车上下班的赶牛人,正因如此,他和他的牛儿们渐渐地成了景区的明星,许多游客一到景区都要问工作人员:你们这儿的牛仔是哪位?

  昨天,张荣根摸着给他挣来汽车和幸福生活的8头牛说:“感谢这些老伙计们,今年我又赚了钱,准备换辆新汽车啦。”

  耕牛“农转非”

  6年前,家门口的双溪开发了竹筏漂流旅游业,旅游公司向村民征集水牛拉木车,让游客乘牛车,增加游兴。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不愿意拉耕牛去拉车:“那不是大材小用吗?再说,拉一天,能挣多少钱?”

  脑子灵活的张荣根不这么想,他眼看着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就把自己家里8头水牛全部拉出了田,套上木车,开始拉车。“我的牛从此就‘农转非’了。到现在,它们也没再下过田干过农活。我也跟着转了,从一个跟“牛屁股”的农民,成了一名赶牛车的公司职工。”张荣根幽默地说。

  他在景区有4辆牛车、8头牛,一个人忙不过来,又请来了帮工,家里还有6头牛备用。他和他的牛每天拉着车“吱吱扭扭”往返于双溪漂流景区的竹荫小路上,票子也随着车轮转进来,越转越多。每到夏秋旅游高峰期,张荣根每月收入近万元。                    

  “宝贝”们每天喝一两斤酒

  钱袋子越来越鼓,张荣根对他的牛也越来越好,当宝贝一样地宠着。

  景区的人都知道,即使游客再多,牛车的运输任务再忙,张荣根也不让他的牛累着。他给一辆牛车配两头牛,轮流拉。一头牛拉车,另一头牛就放在溪边,让它泡在溪水中惬意地洗澡、休息,洗够了、歇够了,再拉车工作。两头牛就这样轮流工作、轮流休息。

  不仅如此,张荣根的牛还能享受到别家的牛享受不到的待遇:喝酒。“每天收工后,牛很累了,我就给它们喝点黄酒,隔三岔五再给它们吃点黄豆。酒能解除疲劳,豆能补充营养。我的牛现在很会喝酒啦,每晚都能喝个一两斤。”张荣根呵呵地笑了。

  每天一大早,张荣根就要起床放牛,为的是让牛能吃上带新鲜露水的草。

  宠归宠,张荣根并没放松对牛的训练。为了让牛能服从命令听指挥,将牛车拉得更稳当,他每天都对着牛们吆喝“牛语”。现在,他的牛都能听懂他的话了。他一声“嗨!”,牛就稳稳地向前走。“溜溜”,那就是“往右”的意思。“牵牵”——往左,“哗!”——停,“索索索”,意思是“退回来”。

  “现在我的牛还会向客人鞠躬呢。客人们都爱坐我的车。”张荣根得意地说。

  牛住上了“豪宅”

  两年前,张荣根用拉牛车赚来的钱买了一辆小轿车,每天,他都开着汽车赶牛车,成了名副其实的“都市牛仔”。这两年,张荣根又花了20多万元改造了自家住房,搭建了14间新牛舍,牛儿们也住上了“豪宅”。

  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张荣根开着车去安徽买牛,每年收入又增长了一级。为了让自己的这个牛仔当得更好,他觉得有必要再给自己充充电,于是,每天赶牛回来,他都要在电脑前面坐几个小时,在网上浏览信息,与人家谈生意。空闲的时候,也和老婆一起跳跳舞,喝喝茶,充分享受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6 “牛仔”张荣根和他的牛 2007-2-3 48257178002CE17348257275003634F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