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受监管部门控制新基金发行速度的影响,时下许多基金公司均采取了曲线扩大基金规模的方式——“持续营销”,或者叫“二次营销”。这些基金公司往往先将净值较高的基金进行大比例分红,有的基金分红比例达到每单位1元以上,这样使得基金净值降到一元左右,然后再发动营销攻势,把老基金当新基金来卖。据称这一办法非常奏效,很多基金经过二次营销之后,基金规模比过去翻了数番,有的基金二次营销的额度竟然超过了某些新发基金。那么,对广大基金投资者来说,净值归一之后,投资风险是不是就大幅下降了呢?另外,是分红前买基金合算,还是分红后买基金合算呢?
首先,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基金是否净值运归一是一样。因为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1.8元需要一个不断买入和卖出股票的过程,而其分红后,由于很多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所以基金公司在分红前后,并不需要大量的调整持股结构,分红只是净值的稀释、数字的变化而已。所以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的时候,根本不看基金现在的净值是否是1元,而是看累计净值,那些表面上基金净值归一的基金,实际上累计净值还是在2元以上,“恐高”的风险照样存在。由此可见,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买基金的惟一依据,净值2元以上的基金该涨还得涨,而分红后把净值打到1元并非就一定能以1元为新的起点,如果遇到行情不好或运作不利,照样有可能跌到1元以下。因此,买基金不要看是否大比例分红,关键还要看基金的运作水平,也就是看基金累计净值的增长幅度。
其次,很多人对大比例分红存在误区,认为分红的机会不能错过。如果单纯从收益角度来说,分红前买入和分红后买入是一样的,比如你分红前以1.8元的净值买入某基金,第二天分红后,净值降到了1.1元,如果基金累计净值不增长的话,你的收益率并没有任何变化。所以,从短期收益的角度来说,令许多基金持有者欢欣鼓舞的所谓大比例分红,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分红。
另外,从手续费的角度来说,基金公司对二次营销一般会出台促销政策,手续费成本在分红前和分红后买入是有差异的。比如,你在分红前买入某基金,这时申购费率为1.5%,而分红后二次营销期间再买入,申购费就可以降为1%左右甚至更低,在基金累计净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分红后买入就比分红前买入合算。 宗文 乙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