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6版:财富·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微小型企业“唱得响亮”
· 这桌米线:好大的阵势
· 网站能测中彩票中奖号?
· “预期收益率”并非实际收益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手中拿着美元的人急着理财,专家提醒
“预期收益率”并非实际收益率
  据新华社消息 个人外汇理财市场日趋活跃,近期各类挂钩型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随之趋升。上海银监局日前提醒参与外汇理财的金融消费者,应正确理解外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上海银监局称,自2003年下半年上海市场上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2004年迎来快速发展期,共有16家中外资银行推出产品,当年实际发售达到200.26亿元;2005年略有上升,为203.97亿元;2006年外汇理财业务又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实际发售达到374.83亿元,比2005年增长83.77%。

  据上海银监局分析,2006年,上海市场外汇理财业务保证收益型产品和非保证收益型产品的总体结构较为平衡。其中,保证收益型产品实际发售201.65亿元,非保证收益型产品实际发售173.18亿元。产品的期限结构方面,三个月期的理财产品比较受欢迎,一个月的超短期产品也屡见不鲜,各家银行推出的产品期限普遍趋短。2005年以来,市场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期限缩短,最长一年,最短为一个月,而之前市场上3年期的产品比比皆是。

  不过,报告也提醒金融消费者注意近期各类挂钩型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趋升的动向,提示消费者注意“最高预期收益率只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很多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高”。例如,2006年8月至11月间到期的2万元一年期的5款产品中,有两款的收益率为2.152%和1.05%,低于同期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水平;某银行已到期的40期汇率挂钩型产品中,有8期产品的实际年收益率小于1%,17期的产品年收益率低于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

  上海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监管部门将适时组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专项检查,了解其业务流程和主要风险点,以防范风险,并要求商业银行规范业务经营和提高经营水平,加强信息透明度,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新闻 B0016 “预期收益率”并非实际收益率 2007-2-8 48257178002CE1734825727B002282E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