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民声
3  4  
PDF 版
· 好风气是带出来的
· 一大早,就有人来捐玩具
· 网友:北极熊会灭绝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好风气是带出来的
读者网友热议杭州平海路公交车站排队现象
  杭州平海路上,3个普通公交站里,一群普通乘客近5年来坚持排队候车、排队上车(见本报昨日A4版)。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无声的示范和力量。因为同是平凡人,所以生活中普通人的道德操守,会让读者有更多的触动感。

  排队的风景像大海

  网友风之子:赞一句!能坚持5年排队,确实不容易。好的风气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相信有许多市民都在平海路上排过队,他们就像蒲公英,会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其他站点,带动更多的人。

  网友加菲猫二世:报告一个同样排队的站点——大关小区的3路车终点站也是这样的,大家都自觉排队。

  网友嘟嘟猪:我来自沈阳,虽然杭州公交车车况不错,但对公交站里的秩序一直不敢恭维。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平海路上那些排队的人,那是春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美丽极了。每次有老家的朋友来,我都会跟他们说这支队伍。我在想,排队的风景很贴近平海路的路名哦,平和的,像大海一样地包容。

  网友坚如磐石:关于排队,我想到了一件事,“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困在世贸大楼里的人只能从楼梯逃生,没有人争先恐后,所有人按着顺序、排着队,秩序井然地往下走,这种对秩序的固守,让更多人获得了生的机会。这是对文明最好的注脚。

  太拥挤的不幸

  网友浮浮:有一次坐公交车,大家都往上挤,我感觉有人在动我的背包,回头一看,一个男的正把手伸到包里去。现在我坐公交车,宁可等到其他人全上了,再上车的。

  杭州公交一公司二车队队长沈国强:多年前我亲眼目睹了一件事。那时,我管行车安全。也是一个起点站,和16路平海路站一样也在机动车道上上车。早高峰时,车来了,乘客们你推我我挤你,没想到把一个孩子突然挤到了机动车道上,即便司机反应快,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轮压了过去,压到了孩子的腿。要是当时大家都排队,这件事可能就不会发生……

  拥挤是互相排斥的后遗症

  网友知道行路:今天我在等公交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个站台有这么多站牌,怎么排队候车呢?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北京的一个做法,有点意思。他们把“××路”做成小旗子,像酒店门口的满天星一样挂起来,小旗子带有反光材料,就算在晚上也能看得清楚,大家就在各自的小旗子下排队。

  网友我叫啥就是啥:有很多公交站牌的站台,要想做到排队候车,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就算做不到排队候车,至少应该做到排队上车。不要看到车来了,就一窝蜂地上。其实要我说,人挤人是国人互相排挤争斗的后遗症,排队则是对谦谦君子的回归。

  更多文明需要倡导

  马先生:其他16个曾经有过志愿者劝导的公交站点,为什么志愿者走了,排队的人就渐渐消失了?排队是现代人文明素质的题中之义,现在却成了新闻,这3个公交站点也成了“文明孤岛”,这恰恰说明排队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难道我们不会做吗?这样简单的秩序遵守,难道我们做不好吗?

  这也让我想到了其他本该如此却始终不尽如人意的事。比如公交车上的让座,媒体在宣传,公交司机会摁键提醒,志愿者也在倡导,虽然情况比以前要好,但还是没有形成风气。再比如,十字路口,不少人无视红灯,胡乱穿行。

  Jason:文明现象会被互相感染,同样,丑陋的习惯也会彼此效仿,所以需要政府、全社会来倡导和弘扬文明公德。

  本报记者 王磊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声 A0009 好风气是带出来的 2007-2-8 钱江晚报a00092007-02-0800019;48257178002CE1734825727B004CC5D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