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坏毛病”是捧出来的
· ■Comments 钱江快评
· 热情更需理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热情更需理性
  2月3日,重庆市大足县邮亭镇农民刘汉中对一台铁制机器试车:一条五彩斑斓的飞龙,附在一根高耸的圆柱上,经调控器操作,飞龙从圆柱底部攀升而上,行动自如,龙嘴喷火——“中华龙点火器”试车成功。当日下午,刘汉中托朋友联系北京奥组委,要为明年的奥运会献礼,“让各国友人知道中国民间艺术魅力无穷。”

  ——据2月5日《重庆晚报》

  

  为了“点圣火”,刘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仅干汽修积攒的70多万元悉数用在制作“中华龙点火器”上,而且还欠债近30万元。妻子劝他,“老公,我们还是收手吧!就算搞成功,奥组委也不一定要这台机器点圣火。”然而刘汉中的回应则是向亲朋借钱,并卖掉了家中100多公斤重的牲口。如今,耗资百万的“中华龙点火器”终于试车成功,但这并不像是一种圆满的结局,而更像是一个梦魇的开始。

  虽然刘汉中已托人联系北京奥组委,但如果得不到北京奥组委的青睐,“中华龙点火器”无疑毫无价值可言。即使他的创意被采纳,奥组委也不大可能为这样一组并不复杂的机械付出百万之巨。因此,无论“中华龙点火器”是否能被奥组委接纳,刘汉中所付出的百万代价多半只能自己埋单。如果刘汉中是一个富商巨贾,这样的代价或许微不足道,但他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一个所谓的奥运点火装置,值得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

  如果只是为了推广民间文化,刘汉中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构思提交给奥组委,由相关专家来进行论证和试验,何必不计一切代价去独自完成呢?当刘汉中依然憧憬于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虑过,片刻喧嚣过后,自己负债累累的生活将何以为继?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但遗憾是,有些人采取了一些不够理智的行为,以至于在追求“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过程中,却率先丢掉了美好的家庭幸福。当这些行为远远超过了自身能力范围,甚至是因此而威胁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时候,如果继续被无限神化、拔高,势必会引起更多人的效仿,长此以往不仅不是在宣扬奥运精神,简直就是在亵渎奥运精神。

  奥运会的步伐日渐临近,民间奥运激情也在不断升温,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正确引导这股热情,不要让它走入歧途。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2 热情更需理性 2007-2-8 48257178002CE1734825727B00290A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