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第一村标
闪亮登场
· 残疾人书画家
送“福”到万家
· 民工最爱十座城
杭州温州上红榜
· 落寞锣鼓曾是流行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奉化吹打:
落寞锣鼓曾是流行乐
  ■本报通讯员 王景波 王于奎

  

  “过去是锣鼓响,脚底痒;现在想学十面锣的人越来越少了。”昨天,深得奉化吹打真传的奉化萧王庙街道的老艺人汪裕章,流露出了对奉化吹打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的担忧:“十面锣鼓是奉化吹打中最具特色的乐器,在全国也是惟一的。但由于演奏难度大,令许多青年人望而生畏。真怕这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消失啊!”

  想训练怕吵了邻居

  今年65岁的汪裕章老人曾经是奉化萧王庙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20多年前,当时还在做教师的他第一次接触十面锣鼓,就爱上了这种热闹的音乐,此后浙东锣鼓便成了他人生中的“折子戏”,一发不可收。前年重阳节,萧王庙街道举行文艺表演,他还召集另外13名老人演奏了奉化吹打的传统曲目——《将军得胜令》和 《划船锣鼓》,让当地人连声叫好。

  可是汪裕章老人却笑不起来。到目前为止,他总共也就教了20来个弟子,不过没有一个学的是纯粹的奉化吹打。而且,即使招到了徒弟,他也没有地方让人家练。“总不能在家里练吧?锣一响,鼓一敲,这么大的声音左邻右舍不敲门骂人才怪呢。”

  “现在谁还喜欢学习这个啊?”汪裕章的儿子、今年40岁的汪春辉直言不讳。汪春辉从小就喜爱拉二胡和其他民间器乐,不过他现在的职业是司机。“那不过是爱好罢了,与生活是两回事。”

  曾经比流行音乐还流行

  “钱小毛时代的鼓乐比现在的流行音乐还要流行。”看得出,汪裕章老人对钱小毛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钱小毛何许人也?

  “钱小毛是我的老师,也是奉化吹打著名的十面锣演奏家,他演奏的十面锣,名气很大。”汪裕章介绍,钱小毛12岁即跟着父亲学吹唢呐和打锣鼓。钱小毛演奏的十面锣鼓,曾到许多国家演出,不少外国贵宾都曾对奉化吹打赞不绝口。

  钱小毛70多岁时,曾在奉化市文化馆要求下,收了几个徒弟。“当时我们一起学习的有15个人,除了一个已经过世外,其他14个就是前年重阳节演奏的原班人马。”

  把吹打融进怀旧婚礼中

  汪裕章老人一直在苦苦探索奉化吹打的传承之路。1992年,他花2000多元钱买来一套奉化吹打乐器,在溪口博物馆花轿娱乐项目中为游客吹奏。但该游乐项目不久就停了。

  不过,江圣彪的试验却意外地取得了成功。江圣彪,现任奉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和汪裕章老人一样,他也很早就注意上了奉化吹打。用什么办法能恢复和发展民间传统艺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心里豁然开朗,“人都有怀旧的味儿,现在姑娘出嫁,都坐轿车,坐花轿的倒不多见,置办一套花轿道具,让出嫁的新娘过坐花轿的瘾,然后敲锣打鼓地嫁出去,说不定会受欢迎呢!”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想。江圣彪几年前办起了一家婚庆公司,以坐花轿和奉化吹打为特色,结果生意奇好。

  “花轿有了吹打更显锦上添花,吹打融进婚庆,才有了生命力……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不怕。”这位自己出资邀请吹打艺人授艺收徒、提供场地的热心汉子说。“去年的八九月份,我们的十面锣还在全国民间乐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12 落寞锣鼓曾是流行乐 2007-2-8 48257178002CE1734825727B003393F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