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呈现震荡走势。截至本周四,纽约原油、黄金期货价格和伦敦期铜价格分别收于57.78美元/桶、653.4美元/盎司和5300美元/吨。
1月18日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49.9美元强劲反弹至近期的60美元附近,黄金和多种有色金属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但与去年高点相比,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跌幅惊人。大宗商品价格会走熊吗?多位专家昨日表示,商品“牛”没入熊途言之尚早。
原油价格曾是商品期货市场的“风向标”。但今年以来,盘整中的商品价格开始回归各自基本面而出现分化。铜因供需转向过剩跌幅最大;铅和镍仍存在供应缺口,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原油在深幅下挫后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强劲反弹。1月18日以来,纽约原油期价强劲反弹15%,伦敦期铜则在基金恐慌出逃中跌幅超过600美元。
在波澜壮阔的商品牛市中,各种唱多理论层出不穷。其中,“中国因素”、“金砖四国”、美元标价、流动性支撑等观点无疑是最为灿烂的“四朵金花”。然而,行情的演变以及投资者认识的深入使得这些“金花”逐渐褪色。比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提出,美国经济走势才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他认为,美元贬值导致的经济衰退要远大于美元标价因素对国际资源品价格的影响。美国经济对原油价格影响度接近40%,美元标价因素不到20%;虽然中国因素导致的需求增量占比在全球位居榜首,但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仅为20%左右。一些专家指出,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不过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果。一旦经济增速趋缓,大宗商品也就是失去了强劲的上涨动力。
“现在还不能认为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农业大学常清教授指出,龙头品种原油的走势仍在牛市之中。如果出现地缘政治事件,不排除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即便是出现了“红风筝”对冲基金等事件,也没有对有色金属市场带来太大影响。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