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读书
3  4  
PDF 版
· 情暖流浪儿
· 明天接到成绩单
不要给孩子吃“鞭三饭”
· 美国式寒假作业 培养“小先生”
·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名大学生用亲身经历忠告家长
明天接到成绩单
不要给孩子吃“鞭三饭”

  本报讯 8日,联邦教育·大家艺校的会议室里黑压压地挤满了一群“小捣蛋”及他们的家长。在联华超市上班的马桂琴女士对身旁的一群妈妈嘀咕:“快过年了,人家采购年货一个个都欢天喜地,我一点都笑不起来,儿子说他期末考得一塌糊涂,我懊都懊恼煞!”马上,有人抢过话题说:“我儿子这两天也是‘哑壳儿’,闷声不响,平时叫他好好学习,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最难过的是一群“木笃笃”的小伢儿,他们大都面无表情,一双双汗涔涔的小手烦躁地在衣服和裤子上搓来搓去。一位不愿说名字的小男孩告诉记者,“成绩单上的红灯笼”就要露脸了,他估计,语数相加不会超过80分,所以做好了吃“鞭三饭”(杭州方言,责打的意思)的准备。

  据悉,当天有许多妈妈特地在单位调休,带孩子来听大学生亲口讲述“由劣转好”的励志故事,希望奇迹也能降临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台上,三名女大学生用亲历告诉家长:“明天接到成绩报告单,不要在家里发生‘战争’,不要拔出拳头对付孩子,说不定若干年后,你还要以他(她)为骄傲!”

  杭州师范学院大四学生张菊芳来自嵊州友谊乡下岙村。她说,自己“小学三年级之前,不知什么是‘用心读书’,每到考试,就像得脑震荡,要头晕。”有一次,她数学只考了9分,奶奶一怒之下叫她“9分”,从此,这个村庄里的人便喊她的绰号“9分”。三年级时,她遇到了教语文的张老师和教数学的杜老师,张老师说:“这学期,你语文考了50多分,数学考了40多分,比9分大有进步,你会越来越好!”而杜老师什么也不说,只是扎扎实实帮她补数学。此后,她的成绩进入上升通道,小学毕业考全年级第三名。

  杭州经贸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王婷婷当着所有家长和孩子的面,袒露自己小学阶段的“劣点”。她说:“12岁以前,没有用心读过书,上课不是做小动作,就是聊天。每天早上到校死命抄同学作业。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也才勉强及格。”

  让她幡然醒悟的是,有一次考试,她抄同桌的试卷,结果错得一样。教语文的钱老师把她俩叫到办公室:“实话告诉我,你俩谁抄谁?”婷婷用眼角瞟了一下比她小两岁的同桌,突然有一种犯罪感,从此励志好好读书。

  婷婷说钱老师的这句话“比什么都管用!你或许想不到,上初一时,我的成绩已跃入全年级前10名,后来连续两年都被评为嘉兴市三好学生。”

  丽水学院大三学生黄建珍则告诉家长,她小时候考试经常“挂红灯”,她的转变是因为在初中时碰到了一位教英语的张老师,从不对她“恶语相加”,而是从珍珍喜欢的舞蹈音乐开始,培养她的上进心,让珍珍觉得“原来自己是可以好起来的,自尊是一种美丽”。

  大学生的现身说法,让一些家长破涕为笑。记者看到,散会后,家长们的“倒八字眉”开始舒展,他们互相切磋教子方法。主办方说,年后还会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要关起门来武力解决,大家多交流,寻找一些好方法。

  本报记者 丁星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读书 A0011 明天接到成绩单
不要给孩子吃“鞭三饭”
2007-2-10 48257178002CE1734825727C002011F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