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发现
3  4  
PDF 版
· 二氧化碳曾是拯救地球功臣
· 10大人类不具备的动物感官
· 开发出汽车省油软件
· 美评出“最健康最肥胖”城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0大人类不具备的动物感官
  动物可以在黑夜里看见物体,能够嗅到几英里外的猎物的气味,能够感知到躲藏猎物肌肉抽动时释放的电输出,为了不让你也变成它们的猎物,让我们读读下面列出的动物超过我们感官的能力吧。

  大人类不具备的动物感官

  1.候鸟利用地球磁场保持飞行路线

  许多鸟类,特别是那些候鸟可以利用地球磁场在长途迁徙时保持飞行路线,科学家仍然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认为鸟类可能具有“共感”能力,可以让它们以一种颜色或光的形式“看到”地球磁力线,而人类必须依靠熟悉的路标或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北极。

  2.鼓鱼用鱼鳔听东西

  一些鱼,例如鼓鱼,它可以用鱼鳔来“听”东西。它的特殊的鱼鳔可以探测到声音的振动,然后把这种振动通过一套在中耳被称为“韦伯氏器”的骨骼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听毛细胞可以对振动做出回应并将声音信息传递到鼓鱼的大脑。

  3.老鼠用胡须来探路

  绝大多数的老鼠的视力都很差,但是它通过嘴巴上的胡须来弥补这种缺陷。它们用这种被叫做“鼻毛”的触须像瞎子用拐杖一样来探路。通过胡须对遇到的物体进行扫动,老鼠等啮齿动物就能够对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心理影像。

  4.飞蛾可以找到7英里外的异性

  对飞蛾来说,用“爱在空中”这个词来形容它们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些毛茸茸的昆虫能够探测到7英里外异性发出的化学爱情信号,这种信号被称之为“信息素”。一些研究发现,人类也能够探测到信息素,但是需要近距离接触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5.蛇用舌头来看世界

  蛇总是将它的舌头吐出来,让人看了感到恐惧,其实那是蛇在用它的舌头感知周围的环境。蛇将包有薄膜的舌头伸向空气捕捉飘荡在那里的粒子,然后再将舌头缩回把它塞进嘴巴顶部的一个特殊凹槽中,在那里气味被分析后再以电子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对周围环境和猎物做出判断。

  6.猫在黑暗中捕捉猎物

  猫的眼睛后面有一层像玻璃一样的膜,这层薄膜可以让它在几乎完全漆黑的环境里捕杀猎物和前进。这层膜被称之为脉络膜层,它可以将已经穿过视网膜的光线再次反射,这就给予了眼睛第二次捕捉光子的机会,造成所谓的第二视力,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增加猫在暗处的视力。

  7.蜂鸟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颜色

  昆虫和鸟类对光波的适应范围要超出我们人类的可见范围,因此在紫外线光下,许多我们看起来色彩单调的物体在蜂鸟看来却是五颜六色的。像哈勃望远镜就可以拍摄出紫外线图像,当然,我们所看到的图片都是经过技术人员处理过的。

  8.蟒蛇可感知猎物温度

  在蟒蛇和响尾蛇的眼睛和鼻孔之间有一个温度感应器官,这个器官可以帮助蛇感知它们的猎物的身体的热量,在蛇头的两边各有一个,因此,即使在完全黑暗的地方也能够精确地对猎物发动攻击。

  9.鲨鱼能够发现躲藏的猎物

  记住,千万不要和鲨鱼玩捉迷藏的游戏,因为你肯定会输。鲨鱼的大脑里拥有特殊的细胞,它可以感知其他生物发出的电场。这种能力可以让鲨鱼通过感知猎物肌肉抽动时发出的微弱电信号精确地找到藏在沙子下面的鱼。

  10.蝙蝠用超声波捕捉昆虫

  蝙蝠被称为会飞的“活雷达”,因为它能够发出超声波然后对回声信号做出分析来避开障碍物和捕捉昆虫。这种生物学声纳被称为“回声定位”。有人统计,蝙蝠在几秒钟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虫。同时,蝙蝠还有惊人的抗干扰能力,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然后很快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以区别反射音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     本报通讯员 王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发现 A0014 10大人类不具备的动物感官 2007-2-12 钱江晚报a00142007-02-1200019;48257178002CE1734825727F002EB3E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