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让百姓过个放心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百姓过个放心年
春节食品安全调查
■本报记者 徐健 逯海涛 本报实习生 吕玥
  核心提示

  近日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的来信,反映她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苏丹红鸭蛋、“嗑药”多宝鱼、染色海带、致癌大闸蟹、问题豆芽、毒粉丝……2006年一整年几乎被各类食品安全事件贯穿始终,“我们还能吃什么?”人们的神经被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连轰炸后,许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还老百姓一张干净的餐桌,让他们过一个放心年。

  “吃”让人们牵肠挂肚

  家住杭州树园小区2幢的章可媛大妈几乎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所巷菜场买菜。临近年关,腊肉、酱鸭这些传统年货都是不能少的,但是最近她去菜场买菜不再像以前只关注菜新不新鲜、样子好不好看了。“在菜市场见到特别白的鸡爪就担心有没有浸过药水,见到特别红的红心鸭蛋就怀疑是不是含苏丹红,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地吃了。”她对记者表示,最近的一年来,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卫生的消息见诸于各种媒体,现在觉得有点风声鹤唳的感觉。

  记者在杭城几家大型超市生鲜食品部,随机采访了10多位市民。回答对目前食品安全卫生非常关注的超过七成,很少有市民称自己不怎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吃”这个问题还是一个让人天天都得牵肠挂肚的事情。

  “什么龙口毒粉丝啊,红心鸭蛋啊这种事情出过以后,我买东西都特别注意产地、牌子之类的。买东西挑得特别仔细了,没办法。”正

  在乐购河滨店购物的徐女士则有自己的应对方式。说起这一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问题,她第一句话便是:“希望质量监督部门帮我们老百姓管管牢!”

  而家住世纪新城的刘女士却表现得比较淡然。她说食品安全卫生要注意是没错,但是也不必太过紧张:“我想,相关的食品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应该对这方面非常仔细的,而且大型的超市也会有一个食品上架的检验步骤,所以我对超市里的食品还是比较放心的。”

  替百姓把好“进口关”

  “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监管,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目前,我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监察处副处长吕建刚告诉记者。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浙江的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还是好的,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源头污染问题,包括各种瓜果蔬菜在初加工阶段的污染,农药残留、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等。同时,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87%的食品加工企业是小作坊性质,卫生条件常常得不到保障,监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吕建刚说。

  食品生产之后还需要质监部门进行监管,目前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董耿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有食品安全专门的和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约800多家,主要分布在卫生、农业、质检等部门。但这些检测机构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目前我省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检测数据在各部门之间不能共享,对及时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隐患。

  在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吕建刚说,我国的食品安全目前是处在多部门监管之下,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是农业部门管理农产品,质监局管理生产加工部门,工商部门负责流通,卫生部门管理消费部门,还有出入境、商务部门等等,这种多部门监管的模式是适应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发展形势的需要。但是在交叉的时候有空隙,就造成了一些企业有隙可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3 让百姓过个放心年 ■本报记者 徐健 逯海涛 本报实习生 吕玥 2007-2-12 钱江晚报a00032007-02-1200022;钱江晚报a00032007-02-1200003;钱江晚报a00032007-02-12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