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财富·榜样
3  4  
PDF 版
· 白领女孩的“地主”生涯
· 故事梦想
· 爸爸,
我混出人样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领女孩的“地主”生涯
  他们像两只陀螺

  今年29岁的吴楠是位郑州女孩,2002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上海一家公司担任软件设计师。为解相思之苦,第二年春天,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当白领的男友也辞职来到她身边。看到心上人为了爱情拎着皮箱走出上海机场的那一刻,女孩感动得热泪盈眶。相聚的日子是甜蜜的,那时,他们在浦东租了套两居室,每天晚上携手到江边散步,微风拂过脸颊,快乐的笑意一直荡漾在彼此的眼角眉梢。

  不久,男友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每天早上,两人匆匆上路,奔赴一天的紧张生活。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多赚钱,买套房子在上海安家!虽然银行卡上每月都有上万元进账,可是忙碌枯燥的生活却销蚀着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平时两人的午餐都在公司解决,加班是家常便饭;离开单位多半是晚上8点以后,通一个电话,约定一个茶楼,别人悠闲喝晚茶的时候他俩咽下晚饭和夜宵;到家总是十点多了,料理一下家务,时钟便已指向了第二天。尽管同在一个城市同住一套房,两人却没什么交流时间。

  终于有一天吴楠累了,扑进男友怀里哭泣:“我们就像两个拼命旋转的陀螺,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了。”

  一个星期天,她应一位女同事之邀,驾车到她地处崇明岛的乡下老家去玩。出了市区,窗外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开得那样灿烂,加上白云徜徉在蓝天,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到了那里,吴楠帮同事的父母一起在田里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帮他们松土、拔草。忙得大汗淋漓的她,回到同事家用热水冲个澡,感觉爽极了。

  吃饭闲谈时,她听同事的父亲说,自打附近建起工业区后,村里的劳动力都进厂打工去了。因缺乏管理,不少地方都长满了野草。

  吴楠忽然想到,在美国,白领们为了减轻工作压力,都热衷于到乡下租地当“业余农民”,周末开车到自己的小农庄里种菜、浇水、为果树剪枝……自己何不在这里租地,然后再转包给上海的小资白领,让他们过一把“时尚地主”瘾呢?上海有几十万白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对之感兴趣,自己就能发大财!

  新鲜瓜果自己种

  2003年4月,吴楠以年租金每亩400元的价格在崇明岛承包下60亩土地,另外还有一个5亩大的果园,然后在网上写了一段广告:职场压力大,身心疲惫的你是否向往乡下田野的宁静……女孩算找到点了,不久,徐家汇、浦东新区等一些高档写字楼里的白领小资纷纷与吴楠联系租地的事,并约好“五一”长假期间,一起到崇明岛上看田签合同。

  与此同时,吴楠和男友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马不停蹄地将60亩承包地整理好并建起暖棚。每个暖棚的面积为0.5亩,定价月租金600元,可以一个人租,也可以合租。每个暖棚前都竖有写着种菜者名字和种菜心得的牌子,四五十种菜种、农具、菜秧子、农肥等都由村里提供,还有专门的农业技术员帮助指导种菜。

  “五一”长假到了,第一批80多名白领如约来到,纷纷租下了自己看中的标号田。缴纳了租金签下合同后,他们就从吴楠手中领来农具开始干活,吴楠则在田边给他们作示范。从除草开始,一直到翻地、播种,整整忙活了七天时间。至长假结束时,原先荒着的田块已成了整整齐齐的菜地,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茄子、冬瓜……临走时,那些白领们还与吴楠签下了代管合同,委托她代为施肥、治虫等,每只棚的月管理费按照200元收取。这样下来,吴楠光租田费与管理费就赚到了30多万元。有了这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她赶忙购买生产资料和有关配套设施,干劲也更大了。

  在“小农庄主”们拥抱大自然享受阳光的同时,作

  为土地经营者的吴楠,更是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过去,每天起床后匆匆啃几口汉堡,她和男友就得争分夺秒地挤上公交车,各自奔向自己的公司。如今的清晨,她会煮两杯咖啡,在其中一杯内加入少许柠檬,然后递给刚刚洗漱完毕的男友。上午两人和雇员一起到田间劳动,下班后,女孩采摘几样新鲜蔬菜,弄几个精致的小炒,男友吃得津津有味。

  “小农庄主”受追捧

  转眼到了2005年,这种散发着清新泥土气息的田园生活,越来越受申城白领的追捧。

  手里的60多亩地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吴楠又在青浦和松江一带租下150亩土地,并招聘一批农大毕业的学生做技术指导。

  来自德国汉堡的凯恩斯先生,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外语教师。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带着太太和孩子到“农庄”干活。特别是那个蓝眼睛黄头发的9岁男孩,对任何植物都充满了好奇。他兴致很高地用小铁锹一点点挖土,栽上板栗、橘子和鸭梨树苗后,又提着小水桶为它们浇水。

  有一次上自然课,老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些青豆种子,让他们带回去自己种,并观察发芽的过程。小家伙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随便种在易拉罐里,而是种在了自家的“小农场”里。他向农艺师讨教各种培育和管理方式,并请妈妈协助自己每天对青豆的生长进行“记录”。随着青豆的生长变化,孩子会提出很多相关问题,凯恩斯先生就非常负责地去查阅各种资料,再讲解给孩子听。

  新学年开始,学校组织每个班级的孩子进行假期生活演讲,凯恩斯的儿子拿着147颗青豆和一部用家庭摄像机拍摄及剪辑的录像带走上讲台。一边放映录像,一边告诉大家这些青豆的生长过程。老师发现,这个小毛头的收获已远远超过应付检查。为此,这位德国学生获得了本次演讲竞赛的特等奖。

  吴楠说,不少“小农庄主”同凯恩斯先生一样,都很支持孩子来这里“上劳动课”,除能亲近大自然和锻炼身体外,通过学习种植、照料农作物,还可以培养他们爱科学、钻研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

  当然,提供了这样平台的吴楠也收获颇丰。除了收获财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张振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榜样 B0004 白领女孩的“地主”生涯 2007-2-13 钱江晚报b00042007-02-1300021;钱江晚报b00042007-02-13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