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天下
3  4  
PDF 版
· 全球时尚自赎:拒绝再“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米兰到巴黎,从马德里到伦敦,从纽约到圣保罗……
全球时尚自赎:拒绝再“瘦”
  时尚杀人,这本是从来没有过的传闻。

  可是就在上一年度,在全球奢华秀场,却不止一次地出现这样的骇人场面:T型台上,镁光灯下,华服旖旎。那走着猫步的瘦骨嶙峋的模特,突然间,倒下,再也不曾醒来。

  看者皆惊。世界皆惊。饿之花,已将时尚推入歧途。这是可怕的事实。在不少大秀上,很多模特身上的肋骨、椎骨和髋骨就像解剖学教科书上那样清晰可见,那一张张饿成黄鼠狼一样的瘦脸,则似乎要对“美”重新定义。

  时尚从何时起,被作贱成了这副模样?

  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说:“我偏爱瘦一点的模特,因为我设计的服装和织品,都需要恰当地挂在身体上。”

  就在阿玛尼等伟大设计师的感召下,在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下,多少梦想成为名模的女孩就此迷失了方向。她们早已忘却什么叫健康的美,她们只记得,要饿到瘦得像乞丐,像吸毒者,甚至像鬼魅,飘飘摇摇,形容枯槁,这才有更多机会上秀场。

  不仅如此。时尚是一面镜子。时装界的“超瘦风潮”横扫整个世界,很多年轻女孩对“极瘦”身材趋之若骛,向往能拥有“零号”甚至“双零号”身材。减肥药、催吐剂、泻药的使用者前赴后继。在英国,因此患上厌食症的女孩,最低年龄只有7岁;而意大利,因此患有厌食症症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巴西,最近更是不断地传来年轻女孩为节食而丧生的消息……

  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敏感的年轻女孩们,她们总在试图寻找证明她们是谁,试图寻找标准。她们参照时尚。然而起点本是追求美,而终点竟然是极瘦、颓废、自虐……这让她们心烦意乱,却无力自拔,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是的,时尚好像病了。它太过肆意,让过“瘦”风潮逾越美丑之范畴,成为现代社会的病痛之一。时尚先辈夏奈尔若地下有知,怕是也会嗟叹:本只属于风花雪月、锦上添花的时尚,竟然会如此地变异,及至伤蚀人类。

  是时候让时尚界作出检讨了。重压之下,深省之余,时尚界开始系列自我纠错行动。及至近日,这一场时尚自赎渐至高潮:即将开始的马德里时装周,正色对五名过瘦模特说了“不”; 正在上演的伦敦时装周,严格遵守英国最新颁布的一项法令,禁止雇用体重超轻的模特;刚刚落幕的纽约时装周,美国时装设计师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成文的规定以阻止模特过瘦;2月1日,意大利的时装界人士和政府合作签署了联合声明,BMI(体重指数)不到18的模特不允许走上T台,并且还将颁布一项相关法令……

  这一场拒瘦之风,将刮得很彻底。它将从时装周刮到大牌公司,比如意大利几家大牌时装公司已率先表示愿响应政府倡议的抵制过瘦模特行动;它将刮到经纪公司,比如一些国际品牌与模特合作时,已严格执行签订不准过于消瘦、过度节食的保证书;它还刮到时尚杂志,比如英国的时尚类、妇女类杂志近日刚联手制订了一套志愿行为准则;它还甚至刮到了橱窗里的塑胶模特,比如西班牙时尚界正在商议着要给橱窗模特增肥……

  迷途归来,幸而还没有偏离得太远。但愿从此全球时尚界都能珍视其使命,沿着健康的轨道演绎美好的未来时。回头是岸。

  本报记者 何黎     (本组照片由新华社专供本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 C0001 全球时尚自赎:拒绝再“瘦” 2007-2-13 钱江晚报c00012007-02-13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