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0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今年春晚小品中,有些台词可能会流行
· ◇◆  春晚彩排花絮 ◆◇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今年春晚小品中,有些台词可能会流行

■本报特派记者 张瑜 郑琳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总是最受欢迎的。那么,今年的语言类节目有哪些“包袱”和笑料呢?本报记者提前为你揭秘。

  ■赵本山的小品后半段要大改

  本报北京专电 前天下午的彩排,几个语言类节目中就数赵本山和宋丹丹的《策划》最具逗乐效果。而且,从整个节目来看,宋丹丹的台词和戏份明显要多过赵本山,赵本山看起来更像是给宋丹丹配戏的。之前有传言说,宋丹丹如今名气大了,不太愿意给赵本山当配角,要让她再和赵本山合作,戏份和包袱不能比赵本山少。这次节目如此设计,不知是否就是为了让宋丹丹高兴。

  “地方台好呀,别搁中央台播,不靠谱。去年从中央台回来,那家伙,一路背字,干啥啥赔。”——听说来给他们拍片子的牛群是地方台的,宋丹丹这样安慰牛群。

  “当时那个鸡,心里特别矛盾,一个公鸡居然要它下蛋,不是它的活要它干,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大鹅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以后它在文艺界还怎么混?在家禽界还怎么混?当公鸡孵出鸡仔后,别人管它叫啥,叫爸叫妈叫姑还是叫大姨?”——牛群要赵本山谈谈公鸡下蛋前有什么征兆,赵本山只好胡编了一通。

  “它当时心里很有压力,不好意思,它就蹓跶。来到了鸡窝前,不能,又来到了鸭笼前,也不行,实在憋不住了,就找了个狗窝把蛋下了。”牛群问:“谁先发现了这个蛋?”“狗仔队先发现了呗,然后鸡鸭猫狗全知道了。”——赵本山模仿公鸡下蛋时的心情和动作,顺带着讽刺了一把狗仔队。

  “会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噢也。”——宋丹丹给会下蛋的公鸡做的广告词。

  “你真是太有才了。”——那只会下蛋的公鸡被儿媳妇炖了汤,宋丹丹面临要赔牛群4万元巨款的尴尬处境。幸好赵本山想了一个招让他俩不用赔钱,宋丹丹激动地夸赵本山。

  整个小品逗笑的包袱不少,不过,春晚剧组对这样的效果仍然不满意。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剧的结尾包袱不够多,宋丹丹和赵本山坐到炕上以后的部分都要大改。前天的彩排中把这个小品放在第八个演,据说就是为了让两人早点走一下场,好腾出时间来琢磨这个戏。而两人的第一次彩排,似乎并没有完全磨合好,不但出现了短暂的几次忘词,赵本山还好几次笑场。

  

  可能流行经典台词:“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冯巩灌了个水饱

  冯巩自从和牛群散伙后,一直没找着固定的搭档。他先后和倪萍、朱军、周涛都合作过,但人家的本业毕竟是主持,不可能老陪着他玩。这不,前天的彩排上,周涛一上台就宣布今年不和冯巩合作了,于是,冯巩只好找了不太出名的李志强,合演了一段《咱村那事儿》。

  这个小品讲的是农民自己拍电视剧的事情,台词和笑料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牛群和冯巩的《拉洋车》。冯巩扮演一个素质不高,但很有钱的暴发户,总想在镜头前出风头,见着有讨巧的角色就想上,结果当然是出尽洋相。冯巩的角色在小品里分为“回顾”、“发展”和“展望”三部曲,在“回顾篇”里,冯巩演个八路军,结果一个镜头拍了3遍,冯巩就咕咚咕咚喝了三大碗水;“发展篇”里的冯巩演个乡长,只露出背影,最后因为工作突出又被乡亲敬了三大碗水;在“展望篇”里冯巩去支援西部,开闸放水又没躲得过去。一个小品演下来,冯巩结结实实在台上灌了个水饱,最后还直接“尿遁”了。

  

  可能流行经典台词:“再大的导演,多给两勺肉就让上戏了。”“我不是乡下人,我在海淀都有暂住证了。”

  ■黄宏大敲老丈人后脑勺

  黄宏今年再度和牛莉牵手,扮演一对即将结婚的恋人。两人都打算去领结婚证了,偏偏老丈人雷恪生从中作梗,非要女儿考验考验姑爷,看他是不是听话,否则就不让女儿结婚。

  考验的办法是,牛莉让黄宏去敲一个正在钓鱼的老头的后脑勺。这老头就是黄宏未来的老丈人,可他不知道。为了完成女朋友的命令,黄宏硬着头皮去敲人家的后脑勺,完了还想出一套套说词说明自己敲得对敲得有理。

  

  可能流行经典台词:“2008北京奥运,2007让老婆怀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B0010 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今年春晚小品中,有些台词可能会流行
■本报特派记者 张瑜 郑琳 2007-2-13 钱江晚报b00102007-02-1300020;48257178002CE17348257280003834D6;钱江晚报b00102007-02-1300021;钱江晚报b00102007-02-13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