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 新杭州人,我们一起举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杭州人,我们一起举杯
市长孙忠焕连续三年与外乡人共团圆
本版摄影 林云龙 杨晓轩 李琳
  我们都是一家人

  百桌外乡人年夜饭开场

  2007年的春节来得有些晚,昨天,杭州的19个社区里,年夜饭的香味已经提前飘了起来。

  傍晚5时多,杭州朝晖中学的师生餐厅14张大圆桌就已挤得满满当当。6时整,正在参加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的杭州市市长孙忠焕也在百忙之中抽空赶到了现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外乡人年夜饭。席间,他频频举杯,为在杭州创业的168万新杭州人送出热情的新年祝福。

  在一派喜庆气氛中,由钱江晚报社、杭州市慈善总会、杭州市饮食店业同业工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我们是一家人”社区年夜饭热热闹闹地开锣了。新开元、羊汤饭店、湘西人家、张生记、渔老大、严州府、冠江楼、花中城、萧山名人名家等19家餐饮企业准备了100多桌丰盛的年夜饭,为1000多名外乡人送上家的温暖。

  邵步生在杭州工作已经12年,这次恰好与杭州市长同桌。他激动不已,做了多年社区保洁员的他回忆初来乍到的日子不禁连连感慨:“刚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杭时,感觉特别孤独。可是杭州这个城市真的很特别。”邵师傅口中的特别是指周围的人都不把他当外乡人,社区里很多居民很快把他当成了朋友,让他心里暖洋洋的。他指着身边7岁小孙子邵佳乐说:“这孩子可喜欢杭州了。”而手里拿着孙市长送的大礼包,小家伙也懂事地说:“谢谢市长伯伯,祝您身体健康。”

  “在哪里工作啊?”孙市长一桌桌地敬酒,看到满头白发的李祖贤时关切地问着。快到60岁的老李是朝晖公园的园丁,当市长问他一个月有多少收入时,他憨厚地说:“每个月1000来块。够了够了。”“能保证拿到手么?”细心的孙市长不忘追问一句。老李连连点头:“能、能。”

  著名滑稽艺术家王双柏生动诙谐的主持、俄罗斯萨沙老师曼妙的舞蹈、27岁盲女陈敏敏动情的一曲《感恩的心》……在一个接一个精彩的节目中,众多外乡兄弟姐妹开怀畅饮。

  大家心中都记着孙市长的一席话:“杭州的每一份成绩都有你们的汗水,杭州的建设离不开你们,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这句话暖了在座所有新杭州人的心。 本报通讯员 张翼 本报记者 章晴

  干杯,庆祝在杭州买房

  地点:岳王路社区·新开元大酒店

  记录人:申屠文婕

  中午时分,10桌外乡人年夜饭在岳王路社区率先开宴了。四面八方的外乡人们围坐在一块儿,碰个杯、点个头,不多久就相识了。

  几口小酒落肚,饶庆德的脸上微微泛起红晕。老饶今年46岁,带着一大家子在杭州打工十年。“自从来了杭州,我和老婆就在岳王路社区当保洁员。这么多年下来,社区、居民对我们就像自己人一般。”为了谢谢大家,老饶也细心地做了一叠名片:“我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上面,方便居民找我。”去年,是老饶最欣慰的一年,因为他在杭州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房:“虽然30万房钱是借的,但我们一家四口在杭州也算有个家了。为这,敬大家,干杯!”

  这顿饭,一家七口大团圆

  地点:半道红社区·新花中城大酒店

  记录人:王丽 谢旭

  尖椒牛柳、糖醋虾……满满十桌丰盛的菜肴早早送到了社区,晚上6点,外来务工人员们纷纷落座,惟独空着7个座位。

  10分钟后,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卢先生来了,身后跟着6名家人——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外加他哥哥一家。“我来杭5年了,哥哥比我晚到2年,平时工作忙,像这样两大家子聚一块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过年,我们夫妻俩还得加班,所以赶紧趁着今天,好好聚一聚。”卢先生说,小儿子因为太小一直在老家由奶奶带着,刚刚才把他接到杭州。

  相约过年,饭桌上成了朋友

  地点:萧山星都社区·萧山名人名家大酒店

  记录人:刘焜 林贤飞

  昨天傍晚5点,酒店大厅内,十张一溜排开的桌子格外明显。

  “大酒店的老鸭煲就是好吃啊!”年夜饭刚一开始,湖北的小李就盛了一大口汤喝了起来,边啧啧地称赞,引得大家一阵大笑。小李红着脸说:“本来就是嘛,平时哪有机会吃到这么好吃的菜!”觥筹交错间,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得出来,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很随意、很开心,许多人还在饭桌上交换了联系方式,说要一起在杭州过个年。

  接到邀请,简直不敢相信

  地点:惠民苑社区·羊汤饭店

  记录人:陈伟利

  羊汤饭店,一个小伙子来的特别早,有些怯怯地坐在桌子边。

  他叫蒋红和,江苏人。去年来杭,一直在惠民苑社区做家禽生意。“前几天,社区主任叫我们一起吃年夜饭,我还愣了一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原来,蒋红和成为漂一族已有10年,10年都没有回老家过年。能和那么多外乡朋友一起吃年夜饭,这还是第一次。

  来的人越来越多,蒋红和心里安定了,过了15分钟,他起身去把老婆接了过来,“她刚收完摊,呵呵。”没一会儿,两夫妻坐下后吃得特别开心。

  庆功,女儿当上三好生

  地点:庆春门社区·张生记酒店

  记录人:孙连兴 肖盈盈

  “今天真凑巧,我女儿刚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就来吃外乡人年夜饭。这餐年夜饭,是我女儿的庆功宴,我真是终身难忘。”昨晚,在杭州庆春门社区活动室,老家在黑龙江佳木斯的赵为民,激动得频频向社区干部致谢。

  在杭州江城路一家公司工作的赵为民,2年前,看到杭州生活和教育环境不错,就将女儿王旭从老家转到杭州读书,想不到,女儿在杭州读书很争气,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这个学期,王旭还被江城中学评为“三好学生”。昨天,她刚拿着奖状放假回家,想不到晚上就吃上了“庆功宴”。

  大姐敬酒:谢谢那天救了我

  地点:翠苑三区·渔老大酒店

  记录人:孙燕

  昨天,杭州渔老大酒店门口挂出了一条红色的横幅。晚上5点40分,当翠苑三区社区的吴大伯走到门口,看到横幅,禁不住热泪盈眶。

  70岁的吴大伯还是第一次参加社区年夜饭。虽然一起来的都是翠苑各社区的外乡人和困难户,但到了年三十,大家聚到一起的机会并不多。

  宴会开始,大家似乎略显拘谨。这时,与吴大伯同桌的新杭州人唐阿姨突然站了起来,举起杯子,要敬吴大伯一杯。“吴老,您住我楼上,我还记得那天我晒被子,突然从二楼摔了下去,是您听到声音后,喊人来救我的,今天,我在这里敬你一杯。”同桌的邻里纷纷举杯,向吴大伯投去了敬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市民 A0006 新杭州人,我们一起举杯 本版摄影 林云龙 杨晓轩 李琳 2007-2-13 48257178002CE1734825728000467A5E;48257178002CE173482572800049B0FB;钱江晚报a00062007-02-13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