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6版:人文
3  4  
PDF 版
· ◇◆  春晚彩排花絮 ◆◇
· 南方小品全军覆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央视春晚昨进行第五次彩排
南方小品全军覆没
  本报北京专电 昨天下午,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进行了第五次彩排。记者发现,第四次彩排中出现过的湖北小品《钓鱼》这次被拿掉了。这意味着今年的春晚,南方小品一个都没能上。而主持人李咏和董卿都因为太过辛苦导致发高烧,嗓音也沙哑了。这几天,李咏一直在打点滴,央视春晚当天身体能不能恢复还是个未知数。

  《钓鱼》没逗乐观众被砍

  《钓鱼》第四次彩排时被安排在零点以后演出,那时候看了四个多小时的现场观众都已经很疲惫了,而节目本身也确实没有太多的笑料,现场掌声寥寥。所以彩排结束当晚,导演组就决定把这个节目砍掉。这样一来,央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就由原来的10个减少到了9个,并且全部集中在零点之前。

  据了解,《钓鱼》的演员就是去年参加央视春晚湖北小品《招聘》的原班人马,不过,他们的运气显然没有去年那么好。“并不是说南方小品不行,”春晚策划组的朱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南方的小品要成功感染观众,首先要有南方的语言特长,其次要蕴涵南方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判断标准,最后要表现出南方人的生活状态。后两条并不存在问题,南方小品难以登上春晚的主要障碍就是语言。春晚演播厅里坐的观众八成是北方人,听不懂南方话,那小品的语言就没有触摸力,就乐不起来。所以如果把原汁原味的南方小品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现场肯定一片沉默;可要是把方言改成普通话,又丧失了意义。”

  南方舞蹈很出彩

  东边不亮西边亮,虽然语言类节目南方人不占优势,但在舞蹈上,充分展现江南水乡特色的《小城雨巷》一路彩排过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与欣赏。有人预计,它会像前年的《千手观音》、去年的《俏夕阳》那样一炮走红。

  《小城雨巷》的江南韵味非常醇厚,无论是背景大屏幕上的徽派建筑3D动画,还是舞台上身穿旗袍打着绸伞的江南美女,尽显南方文化的精致和唯美。朱海说,这是南方舞蹈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获得话语权的一次重要尝试。近几年的央视春晚,舞蹈类节目显得越来越强势,从以往的陪衬角色逐渐变成了央视春晚的主力,像《千手观音》和《俏夕阳》都曾红透半边天。“但这两个节目都是表现特殊群体的,而《小城雨巷》则让舞蹈语言回到了常态,表现人生最精彩的部分,这种美无关悲壮与感动,而是一种唯美。”

  另外,《小城雨巷》还在央视春晚舞台上首次启用了“人工降雨”装置,雨水和舞台画面在舞蹈的结尾部分营造出小雨深巷的绝美意境。不过这些装置也给参加彩排的演员带来很多麻烦,据透露,因为这些人工雨雪而滑倒摔伤的演员有好几个。所以,这两天春晚剧组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怎么把舞台上的水尽快弄干,以免影响下一个节目。

  赵本山的小品可能还有大变化

  昨天下午,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策划》进行了第二次彩排。和前一次相比,这次牛群的表现生动了不少,不像上次那样呆板地站在一边像个陪衬。

  作为央视春晚最受关注的演员,赵本山的小品一亮相,网上立刻把他的整个剧本都曝光了。不过,朱海认为,这种提前曝光意义并不大。因为除夕那天,观众看到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小品。“赵本山是央视春晚最大的一张王牌,他身后有好几个创作班子,不可能只给他准备一个节目。而赵本山也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在两天时间里就排出一个新的小品来,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没法说他的小品是什么样的。”

  不光是赵本山的小品在修改磨合,几乎每个语言类节目都在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不过,朱海也承认,有些小品确实不是很让人满意,但是从题材角度考虑,还是把它保留下来了。

  本版撰稿 本报特派记者 张瑜 郑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B0016 南方小品全军覆没 2007-2-14 48257178002CE173482572810032D7A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