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汽车时代·互动
3  4  
PDF 版
· 拼上车,向家的方向进发
· 36辆钱报“加班车”
抢租一空
· 给爱车一个“健康身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36辆钱报“加班车”
抢租一空

  本报讯 “终于租到车了,还是辆新车,真是太棒了。”杭州孔先生上周六在浙江元通汽车租赁公司租到车后十分兴奋。上周,本报联合杭城三家汽车租赁公司,推出36辆春节租赁“加班车”(详见本报2月7日B3版),这几天,读者报名电话络绎不绝。截至目前,36辆“加班车”被争抢一空,春节长假将全部出勤。

  “现在真的没车了,不好意思。”这两天,浙江元通汽车租赁公司的租车电话一直忙个不停,平均每天都能接到二三十位读者打来的租车电话。但早在上周日,元通租赁特别为读者准备的20辆捷达新车全部有了临时主人。租到车的孔先生尤为心满意足:“租旧车一个月也要4000元,现在租辆新车才贵了1000元,真的很实惠,长假里走亲访友可方便了,谢谢钱报和租赁公司。”

  与元通租赁的情况相同,浙江外事商务汽车租赁公司特别为钱报读者提供的10辆“加班车”也都被提订一空。公司总经理王健回忆这两天的情况时颇有感慨:“开始报名的第一天,一下子来了30多个电话,钱报读者全部把车订走了。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有许多电话,只可惜这些‘加班车’都是从公司内部‘挤’出来的,现在实在没办法再为读者朋友提供更多的车了。”

  杭州三运汽车租赁公司春节前特别为钱报读者提供了6辆车,由于特别放宽了租车时间——10天以上起租,报名电话几乎比平常翻了一番,6辆待租车不到一天就全部被订走。

  以报为媒,先下手为强的36位钱报读者,终于幸运地在春节前搭上了租车的“末班车”。         本报记者 何昉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汽车时代·互动 B0008 36辆钱报“加班车”
抢租一空
2007-2-14 48257178002CE1734825728000236FC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