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不少贵州孩子接来宁波
· 贵州校长送来感谢信
· 正宗东海乌贼回来了
· 众人相助
渡过难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正宗东海乌贼回来了
这种乌贼已在餐桌上消失了20年
  ■朱志莹 李九伟

  

  本报讯 它的学名叫曼氏无针乌贼,已在我们的餐桌上消失了20多年。笔者昨日获悉,成功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宁波大学乌贼课题组,今年春节向市场限量出售1000只活乌贼。

  曼氏无针乌贼后端无骨针,人称东海 “四大海产品”之一,我省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到6万吨左右。但由于滥捕滥捞,导致该品种衰竭,目前已非常少见。现在流行于市的乌贼多为产自外海的有针乌贼,俗称金乌贼。

  笔者昨日在奉化养殖现场看到,一盏挂在池塘上的白炽灯刚一点亮,立即有无数比硬币稍大一点的深褐色乌贼游向灯光中心水面。它们或舞动触须欢快嬉戏,或用腕足捕捉食物大口吞食。乌贼天性胆小,稍一震动,就会本能地喷出墨汁保护自己,所以几乎无法捕到活的乌贼。当地一位老渔民告诉记者:“做了一辈子渔民,从来没有捕到过活的乌贼。宁波大学的教授们居然能够养殖乌贼,真是服了。”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蒋霞敏和王春琳教授,就是这种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殖与养殖试验研究课题的主要成员。2004年初,他俩通过各种途径开始尝试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但首次育苗并不顺利,很多乌贼苗被冻死。第二年,课题组又开展了规模育苗和推广研究,共育苗种近3万只,其中2万只用于养殖试验,另1万只在东海南韭山列岛附近海区进行了人工放流。去年,首次实现了一年繁殖两次进行两茬养殖的重大突破,养殖面积达113亩。去年底,在奉化一水产养殖场收捕了1624只曼氏无针乌贼。

  据水产专家介绍,宁大乌贼课题组的这一成功养殖,立即传遍整个水产养殖界,而此前尚无养殖成功的先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12 正宗东海乌贼回来了 2007-2-14 48257178002CE17348257281003EF1D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