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天下·万象
3  4  
PDF 版
· 印度玄奘纪念堂竣工
· 瑞士
阴暗山村要造镜“请”光
· 美上演双城枪案
· 卡米拉下月切除子宫
· 巴部长桃色照片引风波
· 海豚海狮也反恐
· 韩国
机器人夏娃要整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印文明穿越时空再度牵手
印度玄奘纪念堂竣工
  来自中国和印度两国的300多位高僧和官员12日在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那烂陀举行盛大仪式,隆重庆祝历时一年的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竣工。

  中印友谊的新篇章

  二月的印度比哈尔邦那烂陀,气候依然温润宜人。12日,来自中印两国的300多位高僧和官员在此举行隆重仪式,庆祝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竣工,共同向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功勋卓著的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致敬。

  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步伐加快,中印传统友谊获得了新的活力。玄奘纪念堂不仅是中印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更是两大文明互相提携的见证。纪念堂的修复完善在为“2006中印友好年”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必将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带来新的动力。

  李肇星说,中印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印友谊不但对两国有利,也对亚洲和世界有利。他建议两国将玄奘精神发扬光大,谱写中印友谊的新篇章。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认为,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竣工是中印两国宗教领域交流和文化合作的一个有意义的起点。中方将按照中印2006年《联合宣言》的精神,会同印度有关部门,继续努力推进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

  印度旅游部部长索尼认为,对人类而言,玄奘大师是一个意义深远、永不磨灭的记忆,他不仅属于中印两国,更属于整个世界,“但在中印关系史中,玄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

  据修复完善玄奘纪念堂项目中方总负责人、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介绍,作为展示中印传统友谊和中国文化的窗口,修复完善后的纪念堂每个细节都充分突显了中国特色。记者在现场看到,线条优美的大殿飞檐,仪态飘逸的敦煌飞天等艺术元素,无一不展示着中国传统建筑与装饰艺术的优美与雄浑。纪念堂前,一处巍然矗立的中式门楼更是引人注目。据介绍,这座气势雄伟的门楼共用铜14吨,参照唐代风格建造,屋面由铜瓦铺盖而成,并采用景泰蓝工艺进行装饰,朴实厚重中尽显大气华贵。

  重启搁置50年的工程

  玄奘,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印度,玄奘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印度人也把他写入了小学课本。

  玄奘纪念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中印两国政府共同决定建造。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程未能全面完工。本世纪初,随着中印友好关系的发展,修复完善玄奘纪念堂项目被列入中印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协定。

  作为中印友好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于2005年重启了已搁置近50年之久的玄奘纪念堂工程。玄奘纪念堂的修复完善也成为2006年“中印友好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两国此前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一道,再次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文明古国的友谊之手紧握在一起。

  鼎盛时期的那烂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学院,在印度语中,那烂陀即“莲花”之意。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来此取经、讲学,回国后又组织翻译了1335部佛教经典,创立了中国佛教中哲学色彩最浓的法相宗。他游历印度后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洋洋10余万字,今天已成为印度考古的重要依据。19世纪,一个英国人根据该书的记载发现了那烂陀遗址。

  1957年1月12日,中国政府把玄奘顶骨舍利的一部分赠送给印度,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代表印度政府接受。这份顶骨舍利已被奉为印度国宝。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万象 C0005 印度玄奘纪念堂竣工 2007-2-14 钱江晚报c00052007-02-1400016;48257178002CE173482572810044A3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