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理学院大二学生丁舒阳发自上虞丰惠镇南门头村——
暖冬让菜农少赚了钱
城里人下乡也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次我在上虞丰惠镇南门头村搞调研,耳朵里听到最多的是“菜农在暖冬赚了产量却没有赚到票子,一个大冬天算是白辛苦了。”
据说,刚刚过去的暖冬催熟了大量蔬菜,造成菜价普遍下跌,疲于收割的菜农面对“积压产品”显得很无助。
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一“怪”。在我印象中,农村应是“鸡犬相闻”之地,但在南门头村却少见鸡鸭。三代以种植水稻为生的李玉祥老伯告诉我,村民不愿意饲养鸡鸭,主要是觉得这项收入无保障。
再说山上种植,2003年当地政府把山承包给村民,听说做蜜饯生钱快,大家蜂拥而上种青梅,结果2004年的青梅收购价为每公斤1.40元,2005年下跌到每公斤0.40元,今年种青梅的人少了,收购价又回升到每公斤0.80元。
李老伯说,村民叫苦不迭的原因是信息闭塞,弄不懂行情,常常在自家的生产圈子里打转,而一亏就挫败积极性,萌发外出打工的想法。
上网推销,错时销售
由此我觉得,大学生应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农民的生产销售出谋划策。
我在浙工大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我和同学可以辅助有关部门在网上为南门头村的农民建立起农产品生产销售预警机制,根据农作物的种植规律和价格规律对农民的种植计划进行引导,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以减少农民种植的盲目性,走出“跟风”伤农的怪圈,不再让菜农经历丰收欠收的煎熬。
我的设想是设计一个农产品供需网页,挂在农村信息网站下,辅导村民学会上网并发布信息。比如面对暖冬,菜民能够积极应变,或上网推销,或错时销售,或巧打品牌战略……为自家增收寻得一条出路。
此外,还要培养一批热心的“情报员”,及时更新网上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同时,还能把精选出来的蔬菜包装成礼品菜批发出去,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