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年的鞭炮烟雾在都市中氤氲,但不少玩惯了文字的文化名人们还是闲不住,这几天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中与大家分享年的味道、回忆和气息,在悠悠思绪中,追寻传统文化逝去的缕缕留痕,传递呼吁传统文化回归的心声。
年少的过年记忆,纠结着文化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博客《温暖的老房子》中回忆了儿时小巷深处那个温暖的家的点滴亲情和朴素生活的细节:“冬日最难忘的夜饭是热腾腾的菜粥,过年也叫‘贺年羹’:以荠菜煨成菜绿,杂以菱角、荸荠,荸荠是脆的,菱角是面的,端起来就清香扑鼻。”而令他慨叹的是,小巷变成宽途,小院、天井、小楼都已经灰飞烟灭,变成镶着蓝玻璃贴着白瓷砖的高楼……
村上春树的“御用”中文翻译家林少华,也发出了相似的感叹。他在题目颇有趣味的《春节:1/365》的博客中说:“有时细想,觉得冻梨和磕头的失去在现代中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磕头意味着对先人、长辈以至传统的敬畏,冻梨意味着一种简单的幸福。”他认为,人没了敬畏之心,也就少了发乎内心的虔诚和道德自律;而代之简单的幸福的,无疑是繁复的幸福。
凭借《藏獒》一炮而红的杨志军因对狗的特殊感情而对逝去的狗年依依惜别,发表了《向狗年深情地说一声再见》的博客,呼吁大家以友爱的方式对待狗。他说:“就在这一天,浪花打湿了青岛,飞雪在心中飘散,一只勇敢的狗挡住了劫持者的刀剑,一只忠诚的狗饿死在吞没了主人的水边。于是我知道,它们化身普贤,它们对我们说:以狗为鉴,以道为天。”
而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张颐武却从对今年春晚的条剥缕析展开文化阐述,他认为春晚虽然已经不可能再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但它已经成为中国过年文化大餐中的不可缺少的“围碟”。他认为今年的春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作为“伴音伴影”的特性已经异常明晰。他说:“这种‘流状’的节目难以给人任何难忘的的印象,但一种即时的热闹的氛围却是在声音和影像的刻意创造的五彩缤纷中被打造出来。”
本报记者 陈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