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地点:浦江郑家坞镇前葛村
春节放假4天,辗转江浙两地。老家在浦江一个小镇,刚好在诸暨、义乌、浦江的交界处。因此,小镇这几年的开发也很快。
年初二,我们一家三口开着车从300里外的江苏婆家赶到娘家。村里的热闹一如往昔,村子的变是显而易见的。两层的小别墅依山而建,装修和城市相差无几,成为新潮流;有人考出了驾照;有家新添了电脑;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那些杭州、上海牌照的小汽车又比前几年多出了好几十辆,把一个村子停得满满当当。
还没到家门口,就遇上了省道边开企业的大哥。大哥姓朱,年纪不大,也就40岁出头,前几年办了锁厂,生意越做越大,家里已有好几辆车。
他家的一个工人,也在一边,接过大哥手中的香烟抽了起来。工人姓宋,老家安徽,这次没有回家,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没时间。因为大哥的锁业公司年初六就要开工。小宋干脆把妻儿接了过来,在这边过年。问小宋感觉如何,他嘿嘿笑开了。老板给了200元红包,大年夜还特意给他们送来很多新鲜菜,就连老婆孩子过来的车费也都是老板出的。
印象中,给工人分红包的事情似乎不太可能发生在村里。我爸笑开了说,你不知道啊,现在留工人都要靠真心打动,给个红包已是小事情。给工人交意外保险,暑假接工人孩子过来玩,节假日请工人吃个饭,都很平常。一些相同的服装企业为了留住骨干员工,还要上门拜年呢。
这实在让我有些意外也有些高兴,真想不到家乡人的观念转变得这么快。这些年,大批外来劳动力涌入,给家乡带来了富庶生活和GDP增长,也带来了变化和冲击。现在外出打工的民工,早已不是几年前低文化低竞争力的样子了,他们有技能,有知识,也有想法。
此番回来,记忆深刻,儿时那个村庄早就烙上了城市生活的影子。一些词汇,像股票、基金、房价,再也不会让村里人听得睁大了眼睛。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也渐渐掺入了这些对他们来说“蛮城市”、“蛮时尚”的新事物,尽管有些还仅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