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5版:人文·娱乐新闻
3  4  
PDF 版
· 禁令下的电视选秀,困境还是新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限时——赛程不能超过七十五天
限量——黄金档不可有三家卫视同时播选秀节目

禁令下的电视选秀,困境还是新生?
  本报讯 2007年,在面临高度审美疲劳之后,电视选秀节目又遭遇限时和限量困局——国家广电总局日前针对今年的电视选秀节目下了“赛程不能超过75天”的指令,同时“黄金档期间不得有三家以上的地方卫视同时播出电视选秀类节目”这一规定也即将下达。记者昨日了解到,面对这两条规定特别是前者,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这两家“选秀大户”目前都在研究应对措施。

  一个两年前红得发紫的电视节目类型,才过了一年多时间就遭到了许多人的反感,到了如今又面临监管部门的政策调控,选秀活动这一电视节目类型是到了转型的临界点还是踏进了消亡的门槛?

  事出有因:

  选秀节目过多过乱

  经过一年的探路,“超级女声”在2005年迅速走红,并从一起娱乐事件成为一起全民事件。2005年的“超女”之所以如此诱人,是因为它满足了平民参赛者在公众面前表演的基本欲望,满足了观众发短信以决定他人命运的欲望。同时,电视台、SP服务商、赞助商、广告商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有了“超女”这个榜样,2006年电视选秀节目遍地开花,连一些县级电视台也拉来了赞助搞选秀,一时间中国似乎进入了全民选秀时代。据了解,2006年全国各大电视台推出的选秀活动多达300多种,从老到少,什么人都可以参加选秀活动。

  但与此同时,一些选秀活动暴露出来的拖延时间、人为炒作、短信黑幕等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到了最后选手怀孕、欠债砸选票、拿刀威胁评委等新闻都出来了。连选秀活动最打动人的煽情也在商业的挟持下变了味。“超级女声”的一位评委说,当时他参与这种选秀节目想到的是音乐,而现在他满眼都是短信,是迎合,“为了博得观众的所谓支持,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各种版本的《艺术人生》,选手的身世一个赛一个的悲惨,真正煽情的高潮是PK淘汰,在选手泣不成声的感言中,在评委老师一叹再叹的惋惜中,在主持人压低声线嗓音微颤的劝慰中,此前渲染的苦难终于被升华成悲壮!”

  最终,公众对选秀活动的态度从2005年的赞捧变成了置疑甚至反感。在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表示,部分广播影视节目存在低俗之风,选秀节目过多、过乱,部分选秀节目细节低俗。王太华说,2007年,广电系统将把净化荧屏视频、坚决抵制低俗之风作为宣传管理重点,加强对娱乐类特别是选秀类节目的管理。

  各电视台:

  调整赛制研究应对措施

  对于“赛程不能超过75天”这一规定,央视《梦想中国》前导演吕逸涛表示“确实短了点”,湖南卫视总编室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台里正在研究应对措施。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总监田明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夕那天他们就已经收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关于限制选秀类活动时间的相关正式通知,“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调整赛制,用更短的时间把节目做得更精彩。”对于东方卫视两大选秀类节目“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秀”,他表示,目前正在报批中,进展顺利。“这两个节目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获批应该问题不大。”

  田明表示,出台这样的规定,是个多方受益的好事,“如今选秀类节目良莠不齐,早该规范一下了。对我们电视台来说,差的节目淘汰了,好的节目就容易脱颖而出。”

  据悉,今年“加油!好男儿”的冠名权已被某服装品牌夺得,而“我型我秀”则还在寻觅赞助商。田明表示,赞助商在得知消息后仍然对他们的节目很有信心,“只要节目办得好,影响力大了,对赞助商是绝对有利的。”他认为,赞助商、广告商、SP服务商最看重的都是节目的影响力,频次和赛程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比赛时间那么重要,我们怎么不办上一年呢?”

  后选秀时代:

  亟需重建文化价值

  昨日,杭城电视界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75天时间对选秀类节目来说确实短了一点,肯定会影响到活动的获利能力和赞助商对活动的信心。“但选秀活动确实应该变一变了,去年的一些选秀活动不仅商业气息刺鼻,格调也越来越低下。”

  “一个政策出台都是有它的合理性的,这个政策对所有的电视台都是一样的。对电视台来说,这一政策意味着要在符合规定和导向的前提下创新活动,在更短的时间内把节目做好。”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鲍晓群博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市场都是培育起来的,当初引进剧被“请”出黄金时间档,大家都认为国产剧难以填补这个空缺,但如今国产电视剧不是发展得很好吗?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时统宇则认为,现在中国电视屏幕上非常流行的选秀类节目,的确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规范选秀活动、重建选秀活动的文化价值尤其重要。应当完善活动规则、制定奖惩措施,在鼓励个人奋斗精神的同时,也要引导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成名的渴望前,引导选手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这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报见习记者 徐 洁

  本报记者 裴建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娱乐新闻 B0015 禁令下的电视选秀,困境还是新生? 2007-2-28 48257178002CE1734825728F0018587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