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除了赏灯猜谜吃汤圆
古杭州还有“祭钱王”风俗
· 清代钱氏后裔元宵祭祖细节
· 赏灯、开舞会、看月全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元宵前夕,清代钱王后裔写的《元宵祭规条例》现身杭州,勾起人们无限遐想——
除了赏灯猜谜吃汤圆
古杭州还有“祭钱王”风俗

本版摄影 陶玉其
  本报讯 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了。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杭州人发现,除了这三样,现在过元宵节,很难找出新意。其实,古人传下来的元宵节并不只有这“老三样”,它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前些天,在浙江图书馆的书摊上,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丁云川无意中发现了一册钱王三十二世孙钱惠在清代同治七年书写的《元宵祭规条例》。在这条例中,显示了当时杭州独有的祭钱王、庆元宵习俗。有专家建议,弘扬这一民俗,为杭州人“闹元宵”增加更多传统文化气息。

  ■ 古杭州人元宵多两天

  历史上的元宵节,本来有三天,即正月十四试灯、十五闹灯、十六落灯。但古时杭州一带的元宵节却与北方等地不一样,是十四试灯,十八落灯。可能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这多出来的两天正是钱王归宋后进钱买来的。

  钱王与元宵节的关系之密切在这本《元宵祭规条例》中体现得很明显。除了为杭州人争得元宵节多出两天狂欢的贡献之外,条例中还详细列出了当时钱王元宵祭的规制。当时的礼仪和陈设是相当讲究的,有严格标准,荤素有规定,分量有规定,可谓有规有矩,一丝不苟。比如元宵节侄孙辈到祠堂拜祖时,各给素饺、口馒首两双。中堂祭祖毕,将暖茶尊给宗长。

  “这是一个大发现。”民俗专家、浙江大学吕洪年教授说,这本已有140年历史的《钱氏元宵祭规条例》的发现,对研究杭州古代元宵节的风俗,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文字资料。

  ■ 现在“闹元宵”,没有以前热闹了

  元宵节在杭州历来深受百姓重视。以前,在杭州元宵节期间,除了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这“三大样”外,民间还要进行歌舞、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媲美,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一系列娱乐活动统称为“闹元宵”。

  可近年元宵节的热闹劲远不如以前了。今年,据记者了解,杭城各区的花灯固然热闹,但除看灯外,杭城几乎鲜见其他的元宵节活动,连猜灯谜等也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近几天,记者搜罗了一圈,只有杭州市工人文化宫、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拱墅区等几家单位安排了猜谜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杭州市工人文化宫这次准备了2000条灯谜,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创作的。市工人文化宫下属的职工灯谜研究会会长李建树告诉记者,现在新兴的文化活动非常多,灯谜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活动,难免会受到冲击。一些单位觉得要找一些好谜语不容易,也就放弃了这项活动。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毛昭晰回忆,念小学时,杭州每年有“提灯会”,就是小孩子拿着灯热热闹闹地走到街上去。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灯笼。毛昭晰说,南宋诗人朱淑真也是杭州人,她写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的诗句,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热闹场景,现在这样的场景很难看到了。

  ■ 专家建议恢复“庆元宵、祭钱王”等民俗

  跟近年来因为春节年味变淡、大家呼吁要“保卫春节”相似,元宵节仅仅吃汤圆看花灯的传统也被不少人感慨为“太单调,只有老人小孩才过元宵节”。于是,此次发现的《元宵祭规条例》让民俗专家们很兴奋。有关专家认为,钱氏《元宵祭规条例》可以成为杭州特有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洪年说,《元宵祭规条例》的发现,可以让人们了解当年元宵节的盛况,依据此册中的内容,使杭州庆元宵活动增加一个大型的活动场景。    

  毛昭晰说,杭州人现在过元宵,大多是逛元宵灯会、吃汤圆、挂灯笼。其他地方元宵节舞龙、耍狮的很多,像浙江奉化的布龙,长兴的百叶龙、开化的断头龙,这些都是在元宵节舞的。杭州只有五常一带有舞龙的习俗,这样的习俗要发扬光大。杭州市历史学会秘书长盛久远表示,现在的灯会很多,大多是由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来自民间的味道淡了些。元宵节是杭州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是过年期间最后的狂欢,一过完元宵,年也就过完了。希望闹元宵的“民间味”更浓些,多增加些大型的庆典活动。                         本报记者 金 毅 张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C0001 除了赏灯猜谜吃汤圆
古杭州还有“祭钱王”风俗
本版摄影 陶玉其 2007-3-2 48257178002CE173482572910027D96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