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6年度乒超联赛摘牌大会的“标王”是马琳,他的身价达到了501万;今年的乒超联赛同样是“标王”,但王励勤的身价却缩水了一大半,才245万,而马琳的身价则缩水至131万,甚至比小将马龙139万的身价还要低。对于这般现象,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官员和各家俱乐部众说纷纭,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字:理性;而对于自由人的摘牌价,大家的意见是:就值200万左右。
刘真理(宁波海天乒乓球俱乐部经理):
“去年摘牌的价格并不规范,简直有些离谱,当时这价格把所有人都镇住了。现在十家俱乐部的人在竞拍时都更加理智了,六个自由人竞拍的价格加起来才600万。我觉得,自由人也就150万-200万。”
何海珠(海宁中国皮革城-鸿翔乒乓球俱乐部代表)
“去年大家都不够理性,叫价叫到后来都没法自控了。到了最后就连山东鲁能和陕西银河国梁这样的巨头都消化不了,更不要说是小俱乐部了。所以今年大家都很谨慎。像王励勤这样的选手200多万还是合算的。”
袁华(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一部官员)
“这不能说是运动员价值的缩水,而只是一种市场行为。我们从去年的摘牌大会中吸取了一些经验,所以今年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对于自由人的流动办法我们也作了反复的商榷和调整。相比较去年来说今年的摘牌大会更加完善了,所以没有出现去年那种天价。这也有利于俱乐部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俱乐部建设等其他方面,促进联赛的发展。”
刘凤岩(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
“这完全是市场的选择,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去年的竞标在方法上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个别俱乐部缺乏经验,以致在竞标现场不冷静,所以新赛季的租借费依然不封顶。”在开始前,他不断给各家俱乐部打预防针,“竞价结果无法预料,希望大家量力而为。”
本报记者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