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李振声:小麦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振声:小麦人生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李振声小麦人生

  2月27日,刚刚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振声宣布,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对我来说,国家给予的待遇已经是很高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如果把这个钱拿出来给学生,让他去安心学习,那不意义更大吗?”和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振声,现在工作的重心已经放在了培育青年一代和农业咨询工作上。

  这位潜心科研50载的老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背馍走土路搞科研

  “我和李振声相知相交40多个年头了,他工作的踏实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李璋研究员回忆说,“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单位离官村试验基地有七八公里土路。当时,全课题组仅有一辆自行车,到播种、授粉季节,李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背着馍从所(植物研究所)里往官村走。一路上,李老师看见长势好的或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李璋回忆了李振声院士选育小偃6号第一个单株时的情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小麦成熟时节,李老师和我们每天一大早就从杨凌来这里选种。有一天中午,他看我还没有睡着,就叫我和他一起到地里转转,在转到杂交选种的7014经红宝石激光处理的育种田块时,他发现一株小麦表现很好,就让我把这株小麦单独拔了回去,重点烤种。经过几年的观察、试种,当年那一株小麦就是后来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种遍我国黄淮麦区的小麦良种小偃6号的原始第一株。”

  李璋研究员还向记者讲了当初为什么叫“小偃6号”的有趣故事,李振声所选育的小偃麦是从4号开始的,他先后选育出了小偃4号、5号和6号组合。他上世纪50年代刚从北京到杨凌时,曾育出过小偃2号,在小偃7014(6号组合)出来的时候,为了区别也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给它命名为小偃6号,他告诉课题组,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偃1号。

  村里人都说老李是神人

  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联合村村民李智儿说:“老李来我们这里时,是当‘臭老九’下放的住队干部。刚来就住在我们家,他还是学问大,来了后当年就帮村里两户农民解决了红薯烂窖、在窖内发芽的问题。村里人都说老李是神人,老李改变了我们这里浇麦不打粮的观念,在我们村推广小麦冬灌技术,第二年就让小麦每亩增产了100多公斤;在这儿推广小麦条播、宽窄行播种技术,又让小麦每亩增产了100多公斤。老李在这儿下放4年,经常给村里的干部上课。村里小麦亩产从平均200来公斤增产到400多公斤,有的田块亩产上了500公斤,是宝鸡小麦亩产最高的村。十里八乡的干部都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

  “前几年我到北京去时,老李拉着我还开了一次洋荤———吃肯德基。”李智儿补充道,“老李那人,知识渊博,把多高深的知识,都能用我们农民听得懂的话讲出来。”

  父亲卧室里深夜的灯光

  “亲人眼里无伟人。”可在女儿李滨的心里,父亲李振声永远高大。“父亲为人正直严谨,谦和宽容。工作时一丝不苟,生活上但求温饱,他几乎是个完美的人。”

  李滨女承父业,和父亲在一个实验室工作了近20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对工作的严谨。她说:“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父亲对工作的严谨贯彻始终。他64岁时,因工作需要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时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李滨说。

  1992年,李振声退居二线,而工作却没有停止。他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就是在这个基地,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如今,他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育种目标,已经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靠着亲戚的接济读到高中二年级,要不是1948年济南解放,山东农学院免费招生还提供吃住,也许我就随便找个工作了。”李振声说。“1942年山东大旱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贵。上大学时,我将一些优良品种引回家,确实增产了,乡亲们都来换。从那时起,我就决心将来从事小麦育种研究。”

  “社会培养了我,我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支持着李振声。无论是小偃系列那20年的默默无闻,还是功成名就后,李振声对工作从未有过一丝的放松。

  他给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带着对李振声的崇敬之情,我报考了先生的研究生。很幸运,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成为李先生课题组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童依平对自己当初报考博士生的情景记忆犹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李振声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小麦育种是李振声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整个小麦生长期里,他经常前往研究所农场试验田,亲自调查麦子的生长状况。

  从寒风萧瑟的早春时分到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总能看到李先生在田间地头工作的身影。童依平说:“有时,先生突然发现一个好材料就像找到了一个宝贝,并且总能想出办法把这个材料尽快用到育种工作中去。往往在田间工作大半天,我们都感到有点儿累了,他仍然不知疲倦地调查记录。这种对工作的热忱和激情鼓舞着后辈,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待本职工作的朴素的情感。”

  李振声的生活非常节俭。童依平介绍说,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与大家吃在一处,从不搞特殊,他深知农民种田不容易,所以从不浪费粮食。身教重于言教,与他一起工作的许多同事和学生身受感染,最终把节俭朴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学生眼中,李振声是一个“和蔼可亲、思想开明”的人。“在培养我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经常以他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童依平讲起2006年元旦去老师家拜年的情景:“李先生利用我们去给他拜年的机会,精心挑出许多人生格言,亲自念给我们听,每念完一条又给我们讲他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童依平说,当先生读到陈云那句“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时,反复对大家说:“搞科研,甚至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花在调查研究上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算是水到渠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封面人物 C0003 李振声:小麦人生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2007-3-5 钱江晚报c00032007-03-0500013;钱江晚报c00032007-03-0500014;钱江晚报c00032007-03-0500015;钱江晚报c00032007-03-05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