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最乡土的,乡亲们最喜欢看
· 自编自演,老大妈最起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4个节目平时就“月月演”
自编自演,老大妈最起劲
  本报讯 前天上午9点,嘉善县魏塘镇魏中村,喧天的锣鼓声一响,村民们立刻心领神会地从不同地方聚拢过来。“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互相招呼着,找个空位子坐下,来得稍微晚一点的,就只能站在那里看演出了。

  对于魏中村的村民来说,看演出并不是一件稀罕事。村中心的篮球场上专门搭建的一个露天舞台上,“月月演”三个硕大的红字自豪地向每一位外来者宣告着:这里每个月至少有一场主题文艺演出,歌曲、小品、相声、器乐演奏……各种形式的节目都会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不少村民甚至自己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不过,即便如此,前天的这场文艺演出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浙江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嘉善赛区的启动仪式,从这天起,以嘉善县菏池村和洪溪村为试点,农村文化普及活动将全面推进。

  整场演出安排了14个节目,魏塘镇魏中村舞龙队表演的《蛟龙闹春》,魏塘镇玉兰社区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太太自编自导的《莲湘舞》,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舞蹈队表演的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陶庄镇文化站表演的当地传统说唱艺术宣卷《今天又是三十一》……都是当地老百姓自编自演的节目。嘉善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朱军很自豪地对记者说:“组织这场演出,我们只花了五天时间。”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效率,得益于活跃在当地的业余演出团队。就拿魏中村舞龙队来说吧,这支15人组成的舞龙队成员全部是本地村民,最年轻的队员年仅22岁。领队胡叶锋告诉记者,他们平时每个月要训练五六次,经常参加这里的“月月演”,都已经是“熟客”了。而跳《莲湘舞》的那群老太太纯粹是把早锻炼的项目发展成了舞台艺术,虽然演出没有报酬,但这些老人们一个个都演得不亦乐乎。

  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也越来越多,几乎把整个篮球场都填满了。来自安徽宿州的肖笑笑和表姐薛金花一起来这里打工已经三年了。两人那天上午是准备去买菜的,路过这里一看有演出,菜也不买了。肖笑笑说,她喜欢看这些演出,尤其是刚来这里打工的时候,认识的人不多,每天下了班就没事干了,很无聊,多亏有这些演出可看,打发了不少空闲时间。

  本报记者 张瑜 郑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B0003 自编自演,老大妈最起劲 2007-3-5 48257178002CE17348257293004BEA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