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天堂福地 最享元宵
· 团圆的笑脸
少不了他们的付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空气中都是喜庆团圆的味道
天堂福地 最享元宵
■本报记者 王丽 鲁佳 刘焜 赵红燕 本报通讯员 邬枫颖 阮骏 石萍 严国庆 黄群 丁丹青
  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闹腾在此时。昨天,尽管寒潮来袭,可冷空气并没有阻挡市民闹元宵的热情,杭城处处花灯璀璨,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场面。

  残疾朋友来赏灯

  盛开的荷花、蜿蜒的彩灯与四周绿叶红莲相映;一只擎天灯笼直冲云霄立在彩虹之上;闪烁的小灯犹如满天繁星洒落人间——伴随着音乐喷泉欢快的音乐,昨天晚上6点30分,杭州庆春广场上,江干区元宵灯会热闹开场。

  热闹的人群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了,那是杭州采荷街道的志愿者们,推着轮椅,带着社区里行动不便的10多位残疾朋友赏灯来了。

  今年13岁的小磊因为6岁那年患病,导致肌肉萎缩无法行走。昨天晚上,置身在欢乐的人群,看着漂亮的彩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磊把彩灯都看了个遍。“这个好看,那个漂亮!”小磊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灯展搬到了家门口

  武林广场的下城区灯会同样热闹非凡。几个2米多高的喜气福娃在微笑着招手,5米高的布老虎憨态可掬;数百个灯笼组成的大红门帘喜庆热闹;还有颇具杭州江南特色的小桥流水,荷花、柳树和鸳鸯……徜徉在这片美丽的灯海,耳边传来参观者的啧啧称赞。

  昨天晚上,记者走进塘南社区,40幢居民楼成了耀眼夺目的“明星”——楼里居民相约,每一户都在自家窗前挂起大红灯笼,灯笼从楼顶一直悬挂到了楼底,热闹喜气。晚上7点,大家还在小区公园里摆上了一桌桌汤团宴,左邻右舍大团圆。

  门楼灯笼聚人气

  吴山广场上,集中了上城区6个街道的灯会,这磅礴的阵势引来的是如潮的市民,这不,昨天傍晚5点多,就有许多市民赶到吴山广场来了。

  气势最磅礴的当数三大门楼。瞧,广场正门,吴山广场管委会搭建的一座40多米长、16米高的大型彩灯门楼尤其夺人眼球,顶上两只发光的的巨龙更是引来众人纷纷拍照。在吴山广场西侧,18米高的门楼则以灯笼多聚集了人气,站在一片火红的灯笼前,许多市民的脸上洋溢着喜庆。听现场工作人员说,光这个门楼的灯笼就有1400多盏呢。另外,在吴山天风前,则是一组18米长、高8米的大型彩灯组合,几个憨态可掬的大型吉祥物,用一位市民的话说,那叫“看起来真当跟活的一样啊。”

  烟花也来抢风头

  还没走近西城广场,已经能感受到热闹的气氛:路两边挂满了红灯笼,老老少少边走边欣赏,而路上车子已经排起了长龙。

  广场上漂亮的灯看得人眼花缭乱,猜灯谜、对春联、趣味游戏等游园活动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文新街道给大家准备的“烟花大会”更给了大家惊喜,200多枚烟花次第绽放,耀眼夺目。

  元宵节不能不提的是灯笼,昨天晚上在西城广场最受宠的灯笼要数德迦社区的串珠灯笼了。这些灯笼都是西湖区老年大学德加分校工艺班的老人们做的。“我们这儿的老人年纪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年纪最大的已经80岁了。”听负责人说,这些都是用一种“亚克力”珠子串起来的,做一个就要2个小时。平时把小灯泡和手柄拆掉就成了工艺品,一物两用。

  祈福丝带飘起来

  运河一期整治工程结束之后,头一回在两岸亮起了五彩缤纷的彩灯。“运河真是越来越美了!”来赏灯的人们都这么赞叹道。而运河畔、拱宸桥边,沿岸的护栏上那些五彩的祈福丝带,又是另一道风景线。

  一万条彩带寄托着一万个希望,五颜六色的彩带上写满了大家对新春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的祈盼。在这之中,我们还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希望运河变得更靓”、“祝愿运河申遗成功”在绝大多数祈求全家平安的祈福彩带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运河边的游步道最出名的就是“健身走”,而昨天,就成了“赏灯长廊”。“平时晚上没那么多人,今天来看灯的人可真多啊。”胡阿姨一直坚持晚饭后健步走,虽然这两天健身走的步子是迈不开了,不过她还是蛮喜欢这样边走边赏灯的,今天还要看一回呢。“运河两岸亮起来真的很漂亮,这和平时的自然风景是两种味道呢,不过两种都很不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4 天堂福地 最享元宵 ■本报记者 王丽 鲁佳 刘焜 赵红燕 本报通讯员 邬枫颖 阮骏 石萍 严国庆 黄群 丁丹青 2007-3-5 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0;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7;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1;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3;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2;钱江晚报a00042007-03-05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