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财富·前途
3  4  
PDF 版
· 会抱怨的顾客才是好顾客
· 选对店址很重要
· 背债赊货开始的创业路
· 创业,仅有爱好还不够
· 小本创业,四个人的挫折与成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背债赊货开始的创业路
  创业人:韦爱民&韦健泉姐弟

  籍贯:浙江桐庐

  年龄:40岁&36岁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

  

  走在保俶路上,可以看到“杭州特产”——一个简单质朴的店名。走进店里,弟弟韦健泉不在,接待记者的是姐姐韦爱民和韦健泉的妻子季玲娟,她们俩打扮入时,充满自信。尽管这家特产店才开张半年多,生意却很红火。

  韦爱民和季玲娟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一边忙里偷闲向记者讲述起了7年的创业历程。

  原本在杭州第一毛纺厂工作的韦爱民,下岗后,到解百做起了营业员。韦健泉和季玲娟在老家临安经营齿轮厂失败,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后,1998年也来到了杭州寻求发展。靠着唯一的技能——驾驶,韦健泉成了杭州的一名的哥,季玲娟在银泰找了份营业员的工作。夫妻俩租住在三台山最便宜的农民房里,吃喝拉撒都在七八平方米的一间小屋内。

  头脑活络的韦健泉在跑出租的时候留意到“唯新”小吃店的店面特别干净,而当时杭州的小吃店环境普遍比较脏乱,这让他动了加盟的念头。从总店了解到舟山东路上的“唯新”要出让,夫妻俩对这家店进行了一个月的“秘密考察”——夫妻俩远远地观察,统计客流量。在考察时,周围的店主都不看好这个店,纷纷劝他们放弃加盟,但夫妻俩还是决定一试。

  2001年6月,姐弟俩一起接手了舟山东路的“唯新”小吃店。“当时加盟费是6万元,我们两家只能拿出3万,不够的部分都是向银行贷款。‘唯新’对加盟店地面装修铺设的瓷砖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实在没多余的钱,我们向总店商量能否买差一点的瓷砖将就一下。总店也很体谅我们的难处,同意我们用质量稍次一些的瓷砖——因为没钱,第一次进的七八千元的货物,还是向总店赊的。”说起当年刚创业时的艰辛,季玲娟和韦爱民不无感慨。

  “当时背着10多万元的债开‘唯新’小吃店,心里真的非常担心,生怕生意不好,加重负债。”季玲娟笑着说道,“既然选择了,就只能坚持。不过我们也说好了,如果真的亏了,不要相互埋怨,一切回到原点,韦健泉继续开出租,我和姐姐继续当营业员——做生意总要冒点风险的,关键是心态要好,不能一开始就想着要赚钱,还要能吃苦。”

  让他们喜出望外的是,开业当天生意异常火爆。忙完一结账,竟然有1000多元的营业额,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当时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些了,一开始还琢磨着能有500元的营业额已经很不错了。”季玲娟说。但当时她并未把银泰的工作辞掉。“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差不多可以抵消店里请的两个小工的工钱。”5个月后,小店业绩稳定,她才辞掉工作全心投入“唯新”。

  有准备的头脑,不会放过与成功握手的每一个机会。当一切进入正轨后,不安于现状的韦健泉开始寻找新的突破。2006年的春节,韦健泉想在老家於潜镇买点土特产送给江西的亲戚,意外地发现整个镇上的土特产脱销。这让头脑灵活又不安于现状的韦健泉敏感地意识到:土特产在城市中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于是便萌生了开设一家土特产店的念头。

  尽管有了开店的初步设想,姐弟俩却苦于无从着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和平会展中心的展览会上,惊喜地发现很多市民争相购买“茂林”的土特产,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之后,姐弟俩顺利取得了加盟权,于是就有了保俶路上的这家杭州特产店。

  现在韦健泉一家早已还清了10多万元的债务,还买了车子。姐姐韦爱民家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颇有生意头脑的韦健泉把土特产店交给妻子和姐姐打理,自己又做起了公路护栏生意。韦健泉夫妻俩希望不久的将来,在杭州拥有自己的房子,把女儿从临安接过来,一家团聚。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憧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前途 B0008 背债赊货开始的创业路 2007-3-6 钱江晚报b00082007-03-06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