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财富·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商人困局中寻出路
· 功夫糖,吃它需要点“功夫”!
· 俄罗斯下“逐客令” 万余浙商面临“禁售”危机
· 元华调整 连卡佛撤离 百盛登场
· 生产节奏被打乱 “游商”遭遇致命打击
· 禁令是把双刃剑 变“散打”为组合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俄罗斯下“逐客令” 万余浙商面临“禁售”危机
  5年前从家庭的小作坊起步,叶云良和弟弟掌管下的鞋厂如今也上了点规模。2005年底在哈尔滨做市场时不断听到俄罗斯是潜在大市场的消息,本以为可以靠这个大行情让企业上规模的他,却不料因此面临困境。

  2006年11月,俄罗斯签署一项法令,规定从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国人将被禁止从事零售业。此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外国公民一律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虽然2月12日,莫斯科市对此“禁售令”松了松口,但仅仅是允许外国商人租赁食品市场空摊位。

  数据显示,目前,在俄罗斯各地从事商品零售的中国籍商人有10万余人,其中来自浙江的商人有1万余人。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逐客令”,他们显得措手不及。

  “我们是忍痛把好几十万元的货全部清空之后才回来的。看到中国商人们亏着血本还要卖力地‘大甩卖’的样子,大家都是说不出的心痛。”叶云良回忆,他周围很多做外贸的朋友也有类似的酸楚。

  紧挨温州的台州临海杜桥眼镜生产基地,也因此患上了“重感冒”——出口俄罗斯的太阳镜总量半个月里锐减了30%。

  杜桥有10多家规模较大的眼镜企业直接出口俄罗斯,那里80%的太阳镜出自杜桥眼镜生产基地。在俄罗斯市场上这些企业的太阳镜一般批发给当地的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分销给零售商。“目前从厂家到零售商这3道环节基本都以中国商人经营为主,现在显得相当被动。”昨天,临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陈兆水说,俄罗斯该法令一公布后,零售商纷纷打折出货,准备回国,进货量大大减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经济新闻 B0001 俄罗斯下“逐客令” 万余浙商面临“禁售”危机 2007-3-6 钱江晚报b00012007-03-06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