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荷池村: 传统田歌回归 “农家乐”旅游品牌
· 洪溪村: 向全省农民发篮球英雄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荷池村: 传统田歌回归 “农家乐”旅游品牌
  当我们来到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那天,正好赶上村中心的空地上在演文艺节目。越剧、沪剧、田歌……都是当地人喜欢的戏曲样式。村民们每人搬张小凳子坐着看,神情专注而陶醉。

  每年至少演出两场戏是荷池村保持了多年的传统,一次是春节期间,一次是农闲时候。对于这个靠近上海的浙江小村庄来说,当地最流行的戏曲是越剧和沪剧。不过,自从2005年嘉善田歌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一局面开始有所改变,嘉善本地的传统“草根文化”——田歌逐渐回到当地人的视线中。

  这次来演出的是西塘镇五姑娘艺术团。这个去年11月才刚刚成立的镇级艺术团,担负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使命——让田歌响遍西塘镇各个角落。五姑娘艺术团团长钟晓声说,今年他们的计划是,全镇26个村都去走一遍,让田歌艺术重新回到田间地头,同时,为那些有意向成立田歌队的村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田歌表演队伍。艺术团取名“五姑娘”,其实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这种理想。“七艺节”上,根据叙事田歌“五姑娘”改编而成的同名音乐剧一举捧得文华大奖,既打响了田歌的名气,也让“五姑娘”从此成了嘉善田歌的代名词。

  71岁的居金林在古稀之年社会地位陡然升高了不少,因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会唱田歌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地里干活,累了,他就喜欢唱几句。如今,虽然满口牙齿都已经掉光了,但老人心中的田歌情结依旧浓厚。但凡有人来央求他唱几句,老人从不拒绝,张口就来:“五月棉花四瓣头,塔花阿姐勿对头,十只指头烂到九只肿,寄信叫我情郎哥哥打把纯钢快刀小锄头……”

  “我们打算成立一支田歌队,队员已经物色好了,到时候就请这些会唱田歌的老人来教大家。”荷池村委书记李永勤说。

  而对于荷池村来说,成立田歌队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意义——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李永勤告诉记者,荷池村去年被浙江省旅游局批准为嘉善县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村。当地秀美的水乡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观光,但是,纯粹地看风景总让人感觉单调了一点,怎么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拉动经济,同时也让村民多一种便利的娱乐活动?村里几位老人的话让李永勤豁然开朗——“以前田歌很有名的,应该把它恢复起来”。

  除了挖掘老田歌外,荷池村也在忙着创作新田歌。所以,在荷池村的田歌发展计划中,有一系列与创新有关的动作:4月份,准备邀请嘉兴市音乐家协会到荷池村进行采风,创作一批反映当代新农村生活的新田歌;6月份,组织一次长三角地区的田(山)歌展演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2 荷池村: 传统田歌回归 “农家乐”旅游品牌 2007-3-8 钱江晚报d00022007-03-08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