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9版:运动·天地
3  4  
PDF 版
· “小空间运动”新概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3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除了简单实用,还蕴含——
“小空间运动”新概念
■本版撰稿:杨静 倪倩 徐小翔 摄影:尹炳炎
  它不具备时尚运动元素,不想却会如此流行,每个周六的上午,来黄龙洞门前空地上学习的人送走一波又迎来一波;

  它的大部分动作都不复杂,用心学上三五分钟,人人都会,可我们的免费培训开班后却停不下来。学员们抱怨最多的是现场的人太多,大家都希望离老师近些、学得仔细些,于是圈子只能越缩越小。

  除了杭州人爱学,宁波、嘉兴等地也有人特地赶来拜师,口中直嚷嚷时间太短,学不了全部真是太可惜了……

  与众不同的走和跳为何如此受欢迎?究其原因——

  本报讯 “这种运动方式不仅能达到锻炼目的,而且这么多人一起跳,非常开心。”上周六,民间健身好手赵春林连续第五周在黄龙洞门前空地上教大家与众不同的走和跳,现场气氛依旧热力四射。简单的走跳健身,缘何如此受人欢迎?

  简单实用硬道理

  所谓与众不同的走和跳,其实都是一个个不同的走跳步法,动作简单,但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次免费教学是在二月初,虽然气温较低,又是室外,大家跟着赵春林学动作,半分钟时间就能感觉自己腿部发酸,一股暖流从脚底涌上来。“我学过很多种走路方式,诸如健步走、高弹腿走,这些走路方式都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才能起到好效果,这次学的走和跳短短几分钟就能收效,很实用。”陈江萍跟着大伙学跳摩擦跳,不一会儿已大汗淋漓。

  “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这样的锻炼方式比较适合。”73岁的郭丽英说自己跟人学过太极,也学过跳保健操,它们都有一套完整的动作,可是自己因为年纪大记性不太好,学了没几天就还给老师了。而与众不同的走和跳每个步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挑几个适合自己的动作练练就行了。

  “小空间运动”新概念

  在日本,研究人员最近推出“小空间运动”健身新概念,在一些公司的办公室里,员工们在办公桌前认真处理手里的活儿,可是如果往下一看——他们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一个个圆球上。它叫抗力球,一种可以在办公的同时健身的新型器械,坐在上面可以让腹部、腿部得到锻练。最重要的是,这种健身方法对工作影响不大。

  与众不同的走和跳不需要配置器材,它同样属于“小空间运动”。

  每当你工作一小段时间后,小小运动一下,不但可以藉此放松,更可提升专注力及工作效率。这时候,你可以起身站立在原地或是旁边过道上,动动脚打上几分钟的敲步,或是跳跳摩擦步,不一会儿疲倦尽褪,工作也更有劲。这样的随意性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是不小的诱惑,因此健身队伍中有许多年轻人身影。

  而那些大伯大妈则表示,自己要当回“二道贩子”,回家后教会儿女们,让他们工作之余不忘运动,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与众不同走和跳

  (4)

  并脚摩擦跳

  双脚并列站立,起步是双脚同时贴住地面向前跳出二十厘米,眼睛垂直向下看时膝盖完全遮住脚尖。然后跳回原地,来回摩擦双脚脚掌,每分钟八十个来回,脚掌很快会发热,但初学者每次不宜超过二分钟。

  分合摩擦跳

  双脚并列站立,起步时双脚贴住地面分别向左右横向滑出五十厘米,然后同样滑回原地并住。反复分合摩擦。也可以前后不断分合摩擦,两脚间距离也是五十厘米,重新往复循环。不仅脚掌热而且能思维敏捷。

  进退摩擦跳

  双脚间宽五厘米站立,起步时左脚前踏十厘米,锁住膝盖轻轻小跳,再右脚前踏十厘米小跳。四小跳以后左脚后退,同样四次以后再前进。

  这个步法最好两人对跳,一人左脚前进,另一人右脚后退,速度越跳越快。熟练以后可绞花进退。即左脚前踏时绕到右脚的右前方再跳,而右脚则绕到左脚的左前方再跳。这个步法节奏明快,心情愉悦。

  

  下周预告:

  

  教学内容为四拍五步、踏跳步、活塞步

  紧急招募骨干学员

  “以前在室内教时,每堂课只有二三十人左右,现在是室外,又没有音响设备,却有那么多人,实在是比较难教。因此我希望能招几个有基础的学生,学会后他们也能当教练教大家。”上完课后,赵春林提出自己的想法。

  赵春林表示,这一个多月来这里跟他学习的有数百人,而且每次来的人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教学是在户外,没有音响设备,只能靠自己的嗓门,自己比较累,效果却并不一定最好。

  上周六,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健身步法,他特地制做了一张“温馨提示板”,将注意点都写在上面。在一棵树上,那块提示板正挂在上面,许多学员在仔细阅读。提示板上除了写着健身步法的好处、练习时间和联系方式外,还写了对学员的提醒:“初学者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增加运动量,以免肌肉、关节受伤。”“惟有认真坚持,一项好的运动才能得到效果。” 看得出,虽然教学活动是无偿的,但赵春林做事非常尽心。

  而赵春林的新想法是希望能招募六至八名学员,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一个多月后就能学会所有步法,然后一起协助教大家。“我对这几名学员的要求是年纪轻些,最好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有比较充裕的学习时间,更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将全部步法学会。”如果你有兴趣成为骨干学员,可于本周六在黄龙洞与赵春林进行现场沟通。

  陈萍:刚练了一会儿就出汗、腿酸,不过感觉人挺精神的,很舒服。

  

  俞秀民:以前腰部周围很怕冷,天不太冷就要穿上很厚的衣服,学习了这个健身舞步,在做家务的时候也时常练习一下,才来了两次效果就很明显,身体不那么怕冷了,而且脸色也好起来了。

  

  赵丽:这项运动步法变化多,很有意思,运动量也大。

  

  陈先生: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运动,今天是陪妻子来的,自己也练一下觉得蛮好的,简单易学。刮风下雨的时候也可以在家里练,地点随意。

  

  胡巧云:我尝试过各种早锻炼方式,去跳早舞,可是舞厅里有人抽烟我不能适应;后来又去公园锻炼,但是受气候影响太大。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健康的、有持续性、有灵活性的运动,现在看来找到了。

  

  顾静兰:这么多人一起跳是件挺开心的事。

  一日助教感慨多

  一日助教感慨多

  上周六的教学课上,除了主角赵春林,人群中一位身着橘黄短袖的女士最为抢眼,她就是陈爱娜。“因为赵老师的助手潘秀秀前两天摔伤了,没法过来上课,今天我来帮帮忙。”虽然自称没上过几堂课,但无论是配合赵老师示范动作,还是维持现场秩序,都做得井井有条。一个小时下来,陈爱娜累得嗓子都有些沙哑。

  三年前,陈爱娜的身材开始发福,并伴随高血压和心脏病。于是每天清晨六点,她都坚持在栖霞岭上跳操健身,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一个月前,当她从《钱江晚报》上得知与众不同的走与跳后,便跟随赵老师学习步法。“每天早上都赶去上课。”

  当了一天助教,陈爱娜感受颇多:“当教练真得很辛苦,最好以老带新多培养几名骨干,这样可以在现场协助赵老师开展教学。当然,有条件的话将教学内容刻录成光盘就更方便了。”

  做饭不忘动动脚

  踮起脚尖,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每个动作。人群中,身材瘦小的薄燕认真地模仿着。

  “我几乎每场必到。”家住河坊街的薄燕如今每周六都要坐上一小时的车来黄龙洞学走和跳。“我们每天这么用力地走,卖鞋的人可高兴了。”她笑着说。 “这种运动方法对场地要求不高,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往往在狭小的空间也可以随意踏上两步。”

  记得第一堂课时,薄燕连学三遍才将一个基本步学会,回家后反复练习,并将动作要领和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现在,没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的了。体会到了益处后,还要推荐给身边的人。”学了一个多月,如今每天做饭时,薄燕也会不由自主地练上几种步法,足见运动随时随地的观念深入其心间。

  走跳重在脚抓地

  “有关这项运动的报道,那几天报纸我都有。”当现场有人询问时,顾玲玲从包里拿出收集的一叠报纸给别的学员看。

  从本报第一次报道赵春林开始,顾玲玲就把全部的报道剪下来,每次练习也都带在身边。“我有剪报的习惯,一些保健方面的内容我最喜欢。”顾玲玲说。

  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顾玲玲只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运动,与众不同走和跳中一些步法很适合,因此学得也特别认真。“平常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我也会练习一些步伐,静静的别人发现不了。”说着,她情不自禁地练上几步。“练拳的时候,我也会把赵老师的步法融合到太极里面,以前打拳总是站不稳,现在站得扎实多了,因为我学会了脚抓地功夫。”顾玲玲自豪地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运动·天地 C0009 “小空间运动”新概念 ■本版撰稿:杨静 倪倩 徐小翔 摄影:尹炳炎 2007-3-9 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8;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6;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3;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4;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5;钱江晚报c00092007-03-09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