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收废品的当上“城管”
· 心心相映
· 大城小事热线值班手记
· 春茶开摘,生石灰跟着俏
· 萧山苗木
染绿北京奥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街头少了“猫捉老鼠”》第二集——
收废品的当上“城管”
这类特殊管理队将在景区全面建立
  ■胡嵘峰 吴雅兰 杨晓政

  

  本报讯 “你当上‘城管’,就不怕吃罚单了吧?”

  “可不能这么想!”

  “咦?你和他们是同事了呀!”

  “不行!我更得做得好,要不然怎么劝人家?”

  37岁的安徽人秦廷留当初被邀请参加“西湖街道三台山社区城市管理服务队”时,既诧异又激动,还和老婆好好讨论了一番今后身份和生活的变化。日前,“服务队”正式成立,秦廷留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当上“城管”的第一例,“新杭州人”几个字眼从他脑海里一下子冒了出来。

  身份变了,思考方式也变了

  先让自个儿的三轮车隐身

  戴上小红帽,左手拎个塑料袋,右手拿着钳子,秦廷留昨天放弃了一天的废品生意,在西湖边杨梅岭村做起了义务清洁员——这也是“服务队”成员的工作内容之一。

  秦廷留一边捡垃圾,一边蛮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总有一、两次会因为乱停三轮车,被城管教育:“他们那时对我说的话‘尽量体谅体谅,靠靠边,别挡着大家的路’,现在轮到我对人家讲了。”

  秦廷留现在每天早上7点30分前到各家各户门前收报纸等废旧品,其他时间就“躲”在固定地点。

  身份变了,思考方式也变了。秦廷留不无自豪地说:“我平时在双峰村做生意,可除了村里人,你来了,游客来了,保准找不着我和我的三轮车。进了城管服务队,先要自我管理。”

  一天绕村三五圈

  有啥情况早知道早处理

  除了小秦,三台山社区城市管理服务队还有很多义务志愿者。虽然是编外人员,但他们做起城管服务的工作来,一点也不马虎。

  “看到路灯坏了,垃圾箱破了,交通堵住了,或者有村民搭违章建筑,我都有责任向上汇报,及时补救,”另一名城管服务队员王林东说,他在这里收废品好几年了,社区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一天下来,我得在村里兜上个三五圈,哪些个变化能逃得了我们的眼睛?”

  “他们本身和居民村民们是熟人,又以服务的姿态来管理。”景区行政执法局西湖中队副中队长钱友根说,“比起我们上门做工作,村民、居民们首先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另外,城管服务队员了解社区里时时刻刻的动态,比如违章建筑要是搭得都上了梁了,拆拆就难了,可他们往往是黄沙刚进村就掌握情况,那时去做工作可容易得多。”

  让矛盾软着陆

  新城管队伍将在景区全面建立

  三台山社区城市管理服务队一共有20多名队员,除了7位在编者,其他都是义务志愿服务者,这其中有4位长期在社区做废品生意的外乡人,还有几人是村里的归正人员。

  而去年成立的净寺社区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则由100多名净寺社区的居民组成。他们无偿提供服务,充当村里的城管员,用服务来处理城市管理当中一些棘手的问题。

  今后,像这样“把矛盾软着陆”的新城管队伍将在西湖街道5个社区、9个村全面建立。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最基础和最薄弱的环节,一直以来困扰着城市管理者。”西湖景区执法局办公室负责人称:“我们景区执法局正在探索,借鉴一些比较新的管理思路,以非执法的手段来平衡化解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矛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4 收废品的当上“城管” 2007-3-11 48257178002CE17348257295001B3AA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