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锋线
3  4  
PDF 版
· 王全安:为中国电影再开一扇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挟“金熊”之威
王全安:为中国电影再开一扇门
■本版撰稿:钟弢
  挟﹃金熊﹄之威

  中国影片《图雅的婚事》在春节期间勇夺柏林电影节“金熊”大奖,这也是继20年前张艺谋柏林登顶后的第二次“金熊回家”。本片导演王全安最近表示,《图雅》争取在四五月份全国公映,而且自己还将于今年开拍一部新片,女主角还是雷打不动的余男。他还表示,希望自己的“金熊”奖杯可以启动中国电影的再一次发展。

  >>> 沿着女性题材之路

  王全安1965年出生,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其间进行了大量的剧本写作。

  2000年,由王全安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月蚀》获得广泛关注,先后参加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多个重要奖项。2003年,由他编剧并导演的电影《惊蛰》获得更大的赞誉。王全安的电影都是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并能将写实的现实内容以强烈的戏剧方式表达出来,鲜活的影像内容及扎实的剧作功底,使王全安的电影在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独树一帜。

  2005年,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史诗电影《白鹿原》交给王全安筹拍,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因其尖锐的历史政治观点及大胆的性爱描述,在小说出版的15年里一直被禁止拍摄成电影。王全安筹拍的这部史诗大片,刚进入前期筹备就引发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在《白鹿原》的拍摄计划一再推迟的状况下,王全安插空拍摄了他第三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图雅的婚事》。

  王全安一直钟情女性题材,因为他觉得女性都是美丽的,而且女性题材影片拍起来比较容易。从《月蚀》、《惊蛰》再到《图雅》,王全安也沿着一条女性之路走了下去,年轻美丽的余男则成了他每部影片中的女主角。

  王全安说:“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是非常不同的两类人,女性能直观地进入事物本质,男性比较迂回。作为男性导演,我本身对女性怀有一种敬意。我希望每部电影通过女性来展示不同区域的当下生活场景,这中间也包括城市、农村、偏远少数民族,而每个女性角色是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

  >>> 《白鹿原》成全《图雅》

  筹备拍《白鹿原》让王全安感觉到,《白鹿原》可能是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之一。这个小说涉及的不只是洋洋洒洒几百年的历史,还涉及政治和性。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吴天明等都先后准备筹拍此片,但都因内容过于敏感及拍摄难度过大而未能实现拍摄。

  王全安表示,通过筹备《白鹿原》,让他意识到要从小众走出来,将原来简单的个人表达,重新设定在一个更大的受众范围内,“我意识到不能再躲在一个个人表达的‘保护伞’下当大师。走出来,这需要勇气,现在我愿意迎接这个挑战。”

  在《白鹿原》里郁闷了一年多后,王全安希望能拍摄一部电影释放压抑许久的情绪,于是有了《图雅的婚事》的诞生。他说,从《月蚀》里讲述的城市,到《惊蛰》里描绘的城乡结合部,再到《图雅的婚事》偏远的内蒙古草原,他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始终没有中断。当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已经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在城市,王全安却越行越远。问及这个问题,王全安表示,城市人未必一定要欣赏城市电影,电影先不先进与描写城市还是农村无关,电影最重要是有趣,与现实相符。

  >>> 《图雅》让评委惊喜

  从《图雅的婚事》一投拍,王全安就反复强调影片的观赏性。他坚信,这是一部适合放映给所有人看的有趣的文艺电影。

  王全安说,《图雅的婚事》送审的那天刚好是星期天。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看完后打电话给他说,太好了,我要给你钱,给你支持。

  入围柏林电影节其实是一个意外,因为《图雅的婚事》和那些老外们以前看过的艺术片不一样,“柏林让我们参赛,也是有新的考量。他们隐隐有一种要求,需要更加饱满,类型丰富的影片,而不再是那些体现东方特色、古典的东西。”

  《图雅的婚事》在柏林展映的时候,很多评委和影评人说当初根本没想过要看这部电影,看了以后都很惊喜,觉得它具备了在电影院放映的欣赏性,故事性很强。

  柏林电影节的一个主持人和王全安说,他看片子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这是一部东方的电影,片子里的人物命运紧紧揪住了他的心,他只关注于剧情的发展。

  柏林电影节主席看到《图雅》时特别惊奇,他说在这部电影中,除了看到中国现实生活之外,还有很多戏剧性的东西、饱满的人物故事和少见的幽默,视觉感官上也非常愉快。他认为中国电影很少能给他带来这种感觉,也就是这种遥远的东方文化感染了他。

  让第六代弥补第五代

  王全安在柏林电影节上表达了这样一种期望:张艺谋的那座“金熊”开启了中国电影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期,希望自己的这座奖杯也可以启动中国电影的再一次发展。

  王全安解释说:“开启是打开了一扇门,创造了一个契机,现在真正的演出还没开始。第六代的丰富性、多样性与过去比较,局面非常鼎盛。经常产生有独特魅力的作品。我们不是在建立一个共同的东西,而是展示自己的个性。”他说,他向往的中国电影,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海纳百川的。

  “我一般不愿评述作为中流砥柱的第五代电影,但我觉得他们做的太少了,关于对我们自己的描述,完全回避了,这很遗憾,也不太理解。”王全安说,所谓“自己的描述”就是电影要关注我们活得到底怎样,“在这样一个变荡的环境中,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人的责任。”

  王全安表示:“我特别怀念,曾经中国文艺片一统天下的时候,观众和导演的想法很协调,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那时候很雄壮,都是一种饱和、霸气,现在拍艺术片的人应该看到这些,拍摄出更有作为的艺术片。”王全安对下一个文艺片顶峰时代充满期待。

  

  >>> 目前没能力做商业片

  《图雅的婚事》大获成功,那么王全安会不会像张艺谋一样转型去拍商业片?对此,王全安说:“目前没有太多热情,我认为自己目前也没这种才能。干好自己能干好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拿到“金熊”奖,王全安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依然选择在文艺片的道路上行进:“我们必须尊重电影本身。商业片与艺术片不同,拍商业片也需要专业技能,一个导演拍摄商业片所需要的才华不亚于艺术片,我确实还没有做商业片的能力。张艺谋取得的成功,也是基于他曾经艺术片的口碑和影响力。虽然票房成功,但观赏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金熊对我个人来说意味着太大的改变。首先自己拍片的投资不愁了,可以自由地去发挥。”相对于不少第六代导演为影片寻找投资,王全安表示自己一直是幸运的,“我是第六代导演中比较幸福的,在寻求投资上一直比较幸运。我考电影学院时许多人都说要送礼、找关系,但我想它总会挑几个最优秀的学生吧。拍电影我也是这个想法,与其找资金不如把剧本写好。”

  

  >>> 与余男有一种默契

  柏林电影节期间,王全安和余男经常穿着相似的情侣装现身,两人在领奖台上一起亲吻“金熊”的镜头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于是所有人都在猜测着两人的关系,就连闭幕式后记者会的主持人都问到了这个敏感的问题。

  王全安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主持人当时对着我和余男说,‘《图雅的婚事》在柏林电影节有这么美满的结果我们非常高兴,你们是不是也打算马上结婚呢?’我当时困惑地看着他,后来这个话题就岔过去了。但我想假如因为《图雅》拿了金熊奖,导致导演跟女演员产生了这么缠绵的感情,并要在电影节上结婚,这简直是童话一般的事情。”王全安说罢,又调侃道:“在那一瞬间我也觉得结婚非常合适。”

  对于两人是恋人的传闻,王全安觉得没必要回应。“最重要的是,我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形成了一种默契,有工作的感情,也有个人的感情,我们的相处很愉快。我想这样形容我们的关系比较好。”

  《图雅》公映完毕后,王全安也将着手新片的拍摄,这次的背景则变成了工厂,主人公是城市里的纺纱女工。领衔出演女工的仍是王全安一手调教出来的余男,“她是第一女主角,此外还要找两个女演员,目前人选还在物色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锋线 C0008 王全安:为中国电影再开一扇门 ■本版撰稿:钟弢 2007-3-12 钱江晚报c00082007-03-1200007;48257178002CE173482572980049A91A;钱江晚报c00082007-03-1200015;钱江晚报c00082007-03-1200016;钱江晚报c00082007-03-12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