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李肇星:性情诗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肇星:性情诗人
■本版撰稿:林晓
  作为外交部长,李肇星对文学的爱好同样广为人知,还有着“诗人外长”之称。

  “我们生存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传统的奥林匹克精神/在简短的口号里得到发扬……”在全中国人民热切期待着2008年奥运的时刻,由李肇星作词的这首奥运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早已在各个场合为众人传唱。

  曾为没读成中文系而失落

  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县(现为胶南市)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李肇星家三世同堂,一年的收成也仅够塞饱肚子。但爷爷很开明,坚持送孙子读书。

  李肇星读书成癖。爷爷带他下地干活,转眼人不见了。找到他时,他正在贪婪地读书。爷爷从此网开一面,只要李肇星在读书,就从不逼他干活。有时,李肇星一边吃饭,一边看书。饭菜掉到桌子上了,他才发现没送进嘴里。

  小学毕业后,他来到胶南县城,在胶南一中度过了5年的中学时光。在县城,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每当星期日,最早去那里,最晚离开的一个憨厚少年准是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中学时期的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外语和语文成绩尤其突出。

  上初中时,李肇星就开始偷着学写诗,当时年轻好胜,觉得自己就是诗人。有一次上作文课,他大着胆子写了首诗冒充作文,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批评,还给了高分。初中毕业前,李肇星写的散文《爷爷越活越年轻》,还发表在了上海的《少年文艺》杂志上。

  1959年夏,李肇星高中毕业,开始向大学冲刺。李肇星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北大以他的第二志愿录取了他。尽管他从此师从鼎鼎大名的许国璋等教授,但多多少少还是为没能读成中文系而感到失落。在此后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一直在为圆自己的文学梦而努力,并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外交家。

  1964年秋天,李肇星被分配到外交部,这时他没有马上投身外交事务,而是去了外交部委托北京外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翻译进修班(相当于研究生)。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李肇星的英语水平让人刮目相看。

  据他当时的朋友说,李肇星结业时已能相当轻松地观看用古典英语演出的莎士比亚戏

  剧,而在英美等国,这通常是英语专家一级的人员才能具备的水准。

  当诗人和做外交官一样出色

  早年贫寒的生活形成了李肇星性格中朴实、执着的部分。而作为诗人外交家,李肇星又是个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眷恋写作。他在驻肯尼亚、莱索托等非洲国家时,儿子还小,为了倾诉对儿子的思念,他为国内的少年读者写了一系列文章,后来集结出版,取名为《彩色的土地》。

  懂得爱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是无限广阔。当李肇星从非洲转战到美国,他对祖国对亲人的爱更是与日俱增。他的一首《青春中国》道出了他心底的眷恋:万千佳丽中/唯有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彩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间/唯有你天地开阔/平等中寻觅挚友/以诚实营救自我/你是中国!

  1999年,李肇星把积累的诗作整理后,由作家出版社以《青春中国》为书名,出版了一本诗集。2003年5月,李肇星的新诗集《李肇星诗选》出版,这里不仅有他行走在多个国家的轨迹,更有那魂牵梦绕的思乡情。

  在2004年出版的《肇星诗歌百首》(英汉对照)的“后记”中,李肇星写道:“我的所谓诗往往是在行色匆匆中有感而发,自言自语而已。”但也许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示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2004年,智利驻华大使卡夫雷拉代表智利总统拉戈斯向李肇星颁发了聂鲁达百年诞辰“总统荣誉勋章”,称赞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诗人。聂鲁达是位诗人,也是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还获得过国际和平奖。

  现在李肇星的200多首诗中,有60多首被译成外文,流传海外。《青春中国》、《莱蒙湖》、《尼罗河序曲》、《纽约别情》等诗作还被谱曲歌唱。

  体贴的丈夫开通的父亲

  李肇星与夫人一起手拉着手散步的镜头曾经被外交部传为美谈。

  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是李肇星大学的同班同学。秦小梅说,李肇星之所以能够吸引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心地特别善良,是个热心、有责任感的男人。当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读书的时候,李肇星是班长,他对班里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好。比如,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帮成绩稍差的同学补习功课。“如果他光对我一个人好,我肯定会拒绝他。”

  生活中,只要有时间,李肇星就会与秦小梅手拉着手去散步,有时李肇星的一个笑话能把妻子逗得前仰后合。秦小梅说,李肇星虽然不大会干家务,却是位好丈夫。

  李肇星同时也是个开通的好父亲,在规划孩子的未来时,十分尊重儿子自己选择的意愿。李肇星与秦小梅只有一个儿子,为了让儿子懂得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爱自己的故土,李肇星夫妇给儿子取名“禾禾”。李肇星夫妇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一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但是,在规划孩子的未来时,他们还是尊重儿子自己的意愿。只要爱好不影响他的学习,他们从不干涉。

  禾禾从北京四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后来又留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2001年,李禾禾以年级第一的成绩大学毕业,自己通过网络找工作。2004年,他又报考了美国哈佛大学,并最终在这一年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李肇星认为送孩子到国外上学不一定都是娇生惯养,他曾这样告诉儿子:在这个世界上,靠任何人都不行,只有靠自己。

  在2003年12月一次与网友畅谈中国外交时,李肇星提到了他的儿子:“我的儿子就和我不一样,他可能将来就愿意干他自己的事情……他不大可能当公务员了。原因之一,我想他兴趣不在这儿。”早在2000年5月,李肇星给自己正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禾禾写了一首诗,这也是李肇星自己的心声:别忘了你是谁/你是朋友的朋友/你是亲人的亲人/你是祖国的儿子/这是一切的根。李肇星用诗的语言告诉儿子——要牢记祖国是自己的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这条根上派生出来的。

  作为李肇星最亲近的人,秦小梅一语点破了他的性格:“李肇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强硬或和蔼都是因为爱,一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责任感和爱。”

  根

  ——为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而作

  俯询古老的大地,

  仰问无垠的苍穹;

  我是谁?

  谁与我认同?

  

  苦询落英缤纷,

  哭问新绽的紫荆;

  谁是我?

  我和谁同宗?

  

  潺潺的深圳河无语,

  蓝蓝的浅水湾无声。

  回答我的,

  是仲夏夜的暖雾,

  是大屿山的雷鸣……

  最是泪帘舒卷时,

  五星红旗正冉冉上升!

  

  在昨日的创伤里,

  在今日的求索中,

  我触到了博大的根茎:

  我是炎黄,

  炎黄是我!

  我是赤子之火,

  我是灿烂的紫荆。

  中国铸成我的灵魂,

  中国赐予我生命。

  

  于是,

  纷烦的脑际又似一泓秋水,

  颤抖的心帆挂满透明的彩虹。

  复活了孩提的纯真,

  成熟了步伐的坚定,

  双手的力量正待迸发,

  泪花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

  我以前不是这样

  ——在美国看“锦绣中华”公园

  我以前不是这样。

  

  在家里,

  看惯了黄山的巍峨,

  喜玛拉雅也很寻常。

  自从见了你,

  常思念十万大山的高昂。

  

  在家里,

  听惯了京腔的浑厚,

  江南丝竹也很寻常,

  自从见了你,

  常思念曲阜方言的辉煌。

  

  我以前不是这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封面人物 C0003 李肇星:性情诗人 ■本版撰稿:林晓 2007-3-12 48257178002CE1734825729A0045B6C0;钱江晚报c00032007-03-1200007;钱江晚报c00032007-03-1200017;钱江晚报c00032007-03-1200016;钱江晚报c00032007-03-12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