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场合,李肇星以幽默健谈和反应敏捷出名,他总是能机智、巧妙地回答记者提出的一些尖刻的问题,因此新闻媒体给了他一个美名:“铁嘴钢牙”外交官。
“我认为一个人能成为人才,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我发现瑞典的天空星星那么拥挤,好像天空都难以承担它们的重量了”……在2007年“两会”的例行节目——外交部长记者会上,李肇星的一句句妙语再次成为经典;在无数国内外媒体面前,他的博学、睿智、坦诚和幽默再次赢得了人们的敬佩。
生动小掌故
引出大道理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李肇星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掌故跟记者们“拉家常”,巧妙地阐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待诸多国际问题的庄严立场。
来自中国香港和日本的记者先后问到了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李肇星这样回答:“在日本古老京都郊区一个寺庙里,我见过这样几个汉字‘大道无遮拦’,我当时的联想就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大道无遮拦”,短短五个字,背后是中日“友好两千年,不幸五十年”的历史,面前是世代友好的广阔未来。
回答印度记者关于边界问题的提问时,李肇星先饶有兴致地回忆起了20多天前对印度的访问。他说:“我到了什么地方?每一个中国小孩都向往的地方,就是唐僧到过的地方——印度的那烂陀。我在那儿呆了一天一夜,心情无比愉快,觉得自己突然又变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学生。”
李肇星说,“那烂”在印度语里就是莲花,象征着知识。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是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都不当家作主的时候,西方殖民主义者强加给我们的。相信取得了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谈到中非关系,李肇星说:“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我已经访问过47个……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非洲受到那么热情的欢迎,我觉得最真心的就是来自广大非洲群众的那种欢迎。那么多群众在炎热的太阳下,他们汗珠里闪烁的阳光,他们那么自然朴素的微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一起相互交融,我觉得比任何政治家们说的话都令人感到亲切贵重。”
为国交朋友
累并幸福着
记者会上,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了李肇星一个带有“私人色彩”的问题:“作为外交部长,您常年在外,我不知道您是否统计过过去一年在国外,包括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
李肇星这样回答:“我读中学的时候,当时的梦想是像在座这么多朋友一样能够做记者,原因之一是想多坐汽车、多坐火车,特别是多坐飞机。最后记者没当成,但是飞机坐过不少。你问的数字,我没有办法统计,因为太多了。仅仅是去年,我们的礼宾官帮我统计了一下,2006年陪胡锦涛主席出访4次,陪温家宝总理出访3次,我自己出访7次,大约到了50多个国家。”
这就是李肇星忙碌的外交生活,他的足迹只能在地球的经纬线上读出,想去他家找他太不易。他高举着和平、发展、合作的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带领着外交部这支舰队,勇敢地航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通过开展公众外交,树立自信、务实、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甩掉了中国外交的神秘外衣……
“旅行这么多,当然会累一点,但是能为世界和平尽点力,能为自己的国家多交些朋友,也是人生的幸福和人生的责任。”李肇星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关于工作风格,李肇星曾诚恳地表示:“我觉得我在对外工作中努力去做到的就是忘掉个人。”他还借用前辈诗句表露自己的心声:“在伟大祖国面前,我永远是个孩子。”
铁嘴外交官
妙语解难题
李肇星可谓中国外交新闻发言战线的“老兵”。1982年3月24日,在外交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李肇星就以翻译身份正式亮相。在他的外交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从1985年开始到1990年整整6年间,他以外交部部长助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发言人,频频出现在中外媒体面前。他曾多次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西方记者提出的一些尖刻问题,他的表现机智、巧妙、坚定不移,赢得了国内外外交专家与新闻媒体的钦佩和尊重。
“事实上,一个人的爱国感情、维护祖国利益的决心和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是会得到大多数记者的敬重的,尽管他不见得同意你的观点。”这是李肇星的亲身感受。当初,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上台,发布会上好几位西方记者就所谓的“西藏独立”问题不断地向李肇星发难,其中一位外国记者还说出一句风凉话:“我也有自己的家乡,如果你说我的家乡不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才不在乎呢!而你为什么对西藏问题这样在乎?”李肇星回答:“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新闻发言人李肇星首次登台亮相便有不俗表现。据说,这个提问的记者后来因佩服李肇星的雄辩和赤诚与他成了朋友。
还有一次,美国在中国购买的飞机上安窃听器。一位美国教授就此追问李肇星的态度。李肇星回答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架飞机不容易。我希望我们花钱要求装的东西一样不能少,但我们没花钱的东西,就请你们不要‘送’给我们。”这位教授听了后哈哈大笑,说“您的这个回答可以编进教材了”。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有位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乐了,心悦诚服。最后,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坚定的斗士
决不让半步
中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微妙、最复杂、同时也是最易影响国际关系未来格局的那种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不论是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驻联合国大使、主管美洲大洋洲事务的副外长,还是驻美国大使,十几年来,李肇星一直在中美关系的第一线,他既是近年来中美外交的策划者之一,又是主要的执行者。
在不同的美国人眼里,李肇星有两种形象,一种是热情儒雅的、具有文人倾向的外交官;另一种则是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半步的斗士。
2001年1月29日,是李肇星驻美任期的最后一天。华盛顿市长威廉斯颁布文告宣布这一天为华盛顿市的“李肇星日”,借以表彰他任美国大使3年来的卓越贡献。
作为中国驻美第6任特命全权大使的3年间,中美关系波澜起伏,峰回路转,当李肇星任驻美大使时,欢愉和艰难都掀起过高潮。驻美期间,只要有贸易、企业、经济界的论坛、会议,李肇星都尽量出席,推销中国的市场。在即将离任之际,李肇星还专门前往硅谷参观访问,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开发考察调研,并广泛接触了当地企业界人士,显示出对硅谷高科技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高度兴趣。
李肇星认为,在任驻美大使期间,最满意的事是两国元首接触频繁以及中美达成永久性正常贸易伙伴的协定;最艰难的日子是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美国媒体因后一事件称李是“强硬派”,美国报纸形容当时的李大使“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他在美国多次“舌战群雄”。有一次,李肇星出席美国媒体“大腕”演讲。当有记者问海峡两岸局势时,李大使平静地说:“关于台湾问题,我刚才已经谈了看法,不再重复。”随后,李大使话锋一转:“关于所谓部署导弹问题,你能保守机密吗?”全场哗然,提问的人也感到惊讶,中国大使怎么会愿意谈及如此敏感的问题,于是高声回答: “我当然能保密!”李大使则微微一笑说道:“我也能保密!”会后记者反映:李大使的诙谐既反映了中方的立场,也透着智慧和艺术。
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对李肇星工作风格的评价是:“该说硬话的时候毫不含糊。”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史纵横》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