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亚飞报道
本报讯 泥水工、木工、清洁工、端盘子的服务员……这是农民工在以往人们心目中的典型性职业。然而,今年春节过后的民工潮中,记者对在杭民工的一系列采访中发现,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有很多入城多年的农民工实现了收入、职务的大提升,从低级工种到高层管理、从为人打工到自己创业……这为他们融入城市当新杭州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小工、车间主任到老板
姜玉绍是浙江淳安人,10年前她到杭州做油漆工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天会注册成立一个油漆经销公司,几乎垄断了“贝利大师”在杭州的全部销量。
1995年她21岁,几经周折才在杭州城北找到了一家小型家具厂做工。她说,当时她的主要劳动内容是干一些包括刮灰、刷底漆、家具包装等工作。“开始是和技术工套近乎,工余从别人处学习一点实用的知识。”姜玉绍说,为了让自己从“门外汉”变成“行内人”,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阅读相关书籍。
真正的改变始于2000年。尽管已经是家具厂的油漆车间主任,但姜玉绍不甘心于自己的现状,她希望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良性改变。“一方面是看到油漆的销售势头良好,另一方面也懂得了这个市场将来一定是越来越好的道理。”她在当年下半年向多个亲戚借了约10万元,在杭州市德胜路开出了第一家由淳安人开的油漆店。“毕竟是第一次从做工到开店,一度出现比较严重的亏损。”姜玉绍白天看店,晚上到专业培训课上去学习,其间她学习了市场营销、公关技巧甚至包括学习了众多的MBA商业案例。2001年夏天,她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现在,姜玉绍的店已经搬迁到了杭州市东新路,面积从10平方米扩大到了80余平方米,一个单人组成的小门店也改成了“玉绍五交化”经销中心,并取得了德国“贝利大师漆”在杭州地区的经销权。“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均保持在3000元以上,下半年希望能做到2万元/天左右。”姜玉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好学的文员成了合伙人
和年纪轻轻就完成从小工到老板身份转变的姜玉绍一样,秦路原先在杭州曙光路一家广告公司做打印文员,现在的身份却是这家公司的正式合伙人之一。“当时我是这个公司第一个被聘用的男文员。”
秦先生今年已经43岁,1997年到杭州工作。“文员有文员的好处,我可以接触到公司的很多资料,甚至和客户也有一定交往。”2001年时,比较好学的秦先生不仅自学完成了广告创意、设计、制图课程,甚至和2/3以上的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时还是公司主动来找我谈的入股的事情。”秦路的入股条件“优惠”得让他自己都会觉得在梦中笑醒:干股股份比例为32%。保守估计,秦先生每月的收入超过5位数。
知识改变命运
记者所接触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学技术、学理论。这些技术和理论与他们的工资收入、生活改变都密切相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姜玉绍和秦路,他们在创业阶段都坚持每天学习,每天的专业学习时间甚至都在3小时以上。“学技术更学理论。要技术更要有耐力。”对这些根不在杭州的新杭州人,技术和耐力比常人更加重要。
不仅仅是姜玉绍和秦路,记者了解的杭州装饰市场、杭州灯具市场、省二轻石材市场内,现在活跃着的老板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5年前,甚至一两年前可能还是一个工厂的工人,或者是一个工地上的建筑搬运工。这些人在各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内发现了商机,并在经过相对本地人更加艰难的创业过程后拥有了自己的天地。
学习技术——积淀能力——发现商机并创业,这些人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完成了职业从技术上的量变到质变,是他们破除了外来务工人员就等同于泥水工、清洁工、搬运工的通常概念,实现了农民工职业转变中的新版麻雀变凤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