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昨晚,他们是冲着葛优来的
· 一场对葛优的快乐专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问:你的话剧就像一个超长小品?答:我还真不怕别人这么说
一场对葛优的快乐专访
  本报讯 今年是话剧百年,杭州迎来的第一场话剧就是葛优主演的《西望长安》,这自然引来了很多关注,而主演葛优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然而,见葛优一面真是好难。双休日两天,杭州的媒体记者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打了无数个电话,打探了很多渠道的消息,答复都是不知道、不接受采访。据说此前在南京开记者会时,葛优被忽悠去了一个商业活动现场,所以对采访很是排斥。还没见面,传说中葛优很大牌的印象就在杭州记者心中生了根。不过,这个印象很快又被颠覆了。所有接触过葛优的人都替他说话:“他很平易近人啊,一点都没有大牌的架子,喏,他晚饭就在我们大剧院的食堂吃的,食堂里的师傅要跟他合影,他都笑眯眯地答应。”

  昨天晚上,在演出结束后,这个有着双重形象的大腕演员终于近距离地出现在媒体面前,“开恩”给了10分钟的采访时间。再多聊一会儿?不行!经纪人在一旁很没商量地板着一张脸:“葛优要连夜赶回北京去。”

  进门打招呼、脱帽、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完成了这些开场动作后,葛优摆出电影里那张熟悉的笑脸,准备“接招”。他有这样一种本领,每一个问题他都表现得很诚恳,很认真,但对于刁钻的内容,他会以不同的方式自动给你过滤掉。

  “演电影容易还是演话剧容易啊?”很平常的一个开场问题。葛优坦白地说:“演话剧比演电影紧张多了,整个过程都绷着一根筋。”经过北京6场首演,制片人安庭评价说,葛优现在演得越来越顺了。但葛优透底,昨晚还是出了点岔子,“有几句台词忘了,当时特紧张,一下子有点接不下去。你们没看出来吧?”

  接下来,葛优还将带着《西望长安》到上海、东莞、深圳,最后回到北京,全部算下来要演20场。每次都重复相同的台词、相同的动作,葛优承认,“厌倦肯定会有的,但不知道会发生在什么时候。”说完,马上又补充一句:“当然,作为专业演员,肯定会在演之前过一遍戏,让自己投入到这个气氛中去。”

  现在似乎特流行影视明星客串演话剧,刘晓庆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谢娜、何炅等主演的《暗恋桃花源》票房据说都相当火爆。葛优的《西望长安》能火成这样,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拍电影所积累下的名气。葛优说,明星演话剧挺好的,至少多点号召力啊。他说,他有20年没演话剧了,今年正好赶上话剧百年,所以也想为这做点事。不过,当初选择剧本可是费了不少劲。“话剧百年总得选一个名家的本子吧,可是别人演过的我都不敢演,怕被比较。”而老舍那么多剧本,独独选中这个不太知名的《西望长安》,就是因为《茶馆》、《骆驼祥子》这样的都不敢碰。

  有记者小心翼翼地问他:“听说有观众评价你的话剧就像一个超长的小品?”葛优立马来精神了:“哎,我还真不怕别人这么说,我就怕人家说是为了完成百年话剧的重任啊什么的,担不起这个责任。”

  快结束了,终于有一个记者忍不住问了一个与话剧无关但与葛优有关的问题:“听说你代言的广告出了点纠纷……”话还没说完,工作人员先跳出来阻拦:“说过不让问话剧无关的问题的。”而葛优则在一边显得很大度地制止工作人员的无礼,一边显得很诚恳地说:“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说,但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呀。”表情很无辜地一摊手,就把这个问题“处理”掉了。           本报记者 张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B0007 一场对葛优的快乐专访 2007-3-12 48257178002CE1734825729B005324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