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百年排祭感恩自然
· 货车撞墙
高速出口封道8小时
· 断针入指
连心疼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松阳小竹溪村——
百年排祭感恩自然
  丽水松阳县竹源乡小竹溪村历来有“排祭”的传统,村民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康泰。3月8日,小竹溪村举行了今年的排祭,主题是:祈求丰收、保护自然。

  ■本报通讯员 程昌福 叶小平 文/摄

  扛出139年前的凤旗

  早上8时许,刚走进小竹溪村村口,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从村头到村尾,一条由180张桌子组成的排祭长龙已经准备就绪,桌子上摆放着精美的祭品。

  8时30分,排祭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扛着各色龙凤大旗,敲锣打鼓来到离村庄2公里远的五龙山,将村庄的守护神徐候“请回”村庄。

  排祭队伍里有几面颜色已经发暗的龙凤旗,一打听,原来这些旗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面凤旗是村子里保存最早的旗子,已经有139年历史了。”今年40岁的吴华旗将旗子展示给我们看。吴华旗说,他们家族祖上吴世俊五兄弟,在清朝同治年间全都中了秀才,这在小山村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这就是那时候做的旗。

  长者是排祭“龙头”

  在小竹溪排祭长龙里,排在龙头位置的第一张桌子,肯定是村里的一位长者,在这里,长者为尊的观念深入人心。

  “龙头位置,在村中老人当中轮流,大家按照年纪大小来确定。”今年村里的龙头是潘安乾老人,老人今年78岁了,精神状态很好。

  “最近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非常大,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排祭活动也越来越热闹。准备这些祭品,我们足足花了好几天工夫,尽管累,但是有意义啊。”今年当龙头,潘安乾老人很兴奋,他说:“平时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放松香了,村里只留下老人、小孩和妇女,除了祈祷亲人在外平安,老人们最盼望的就是一辈子当中能当一次排祭龙头。”

  今年主题:感恩自然

  从清朝以来,放松香(采集产自松树的天然树脂)是小竹溪村村民生存选择之一,当时放松香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收入也很低,常年吃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有些放松香的人因此命丧深山而无人知晓。

  “去年我在江西开发3万亩荒山,每天都有三四百工人在种植湿地松。现在放松香的条件好多了,我们专门请了人烧饭,而且厂子里有宿舍。”今年59岁的潘徐信这次专程从江西赶回老家参加排祭。潘徐信说,他从19岁开始就独自到江西一国营松香厂当起了采脂工。1997年开始,他自己创办松香厂,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两三百万元的收入,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他开始重视森林保护。

  “是松树、大山养活了我们小竹溪的农民,我们不能亏待大山啊。”潘徐信说,现在不少放松香致富的村民也都在各地进行了荒山绿化活动,用感恩的心态回报自然。

  “我们村每年都举行排祭,祈求今年出入平安、风调雨顺。很多村民和我一样,都会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活动。”潘徐信说,每年排祭活动结束,村民们就又要天南地北各自放松香去了,排祭活动寄托了他们对大自然恩赐的无限感激。

  阿婆剪纸半年备祭礼

  “村里每年的排祭活动,各家各户桌子上摆放的剪纸都是出自老婆婆之手。”村民口中的老婆婆叫徐小妹,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

  “20岁那年,我开始学剪纸,但是没有人教,我只好自己琢磨。”徐老太尽管上了年纪,但是耳聪目明,三两下就剪出了一个精美的窗花。老太太说,为了一年一度的排祭,她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准备剪纸了,为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一幅。

  排祭成了旅游资源

  在小竹溪村口,停放着数十辆各地游客的汽车,松阳、丽水、上海、舟山……日渐为人知晓的小竹溪排祭活动以其独特而精彩的内容,吸引着各地游客和摄影家。

  “我前一天半夜得知这里有排祭活动,就特意从上海赶来参观。”已经有20多年摄影创作经验的上海自由摄影师陈作进说,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排祭活动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9 百年排祭感恩自然 2007-3-12 钱江晚报a00092007-03-1200020;43A92BE099EDDF4C4825729B0045A3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