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 江边种下“大金桂”
· 锦旗献给好民警:
他帮丈夫戒了毒瘾
· 小树苗立起来啦
· 稚嫩小手呵护树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锦旗献给好民警:
他帮丈夫戒了毒瘾

  程勇(化名)和林敬(化名)有10年以上的吸毒史。每天早上,他们会从杭州拱北小区出发,去武林路美沙酮治疗诊所戒毒。这个习惯,他们已经坚持了近两年。最近,他们渐渐感觉身体好转,毒瘾不再发作。他们两家人把这一切归功于一个叫李永勤的民警。昨天,两人的妻子制作了一面锦旗,特地送到了杭州拱宸桥派出所以表感谢。

  吸毒赶时髦

  百万家产荡尽

  听说妻子把锦旗送到了派出所,程勇和林敬都十分支持。“他真是个好民警,要不是他,我现在可能已经死了。”程勇说,当初吸毒一是因为身体比较差,二是为了“赶时髦”,结果越陷越深。

  1994年他开始了漫长的吸毒生涯,那时他积蓄了几百万,但慢慢地就被毒品消耗尽了,身体也在毒品的腐蚀下衰败,“我当时1米8的个子只有116斤,牙齿也开始脱落。”老母亲得知后,哭得天昏地暗,妻子天天追在后面,希望他能回头,但都劝不回他。

  “我都记不得进劳教所几次了,但每次出来我仍改不掉。我一出来,李片警就会上门来劝我:‘你这样吸下去,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没好处,对家庭、社会来说也是个危害,你想想原来你那帮朋友,现在一个个都活得比你好……’”这样的话,李永勤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上门来说一次,一说就半天。程勇笑着说:“我听了就觉得很背,但现在想来,他真是个好人,我和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这样管我,还不是把我当成‘自家人’。”

  避片警翻墙入家门

  “大哥”却不放弃

  李永勤今年30出头,但44岁的的程勇喊他为大哥,“因为我尊重他。”以前,程勇经常要被抓去药检,李永勤也经常来找他。为了逃避,程勇从来不敢走小区正门,都是翻墙进入家门的。

  一次,民警得知他在家,就上门了。吸了毒的程勇一急,从五楼跳窗而下,结果手骨骨折。他捋起袖子,伤疤历历在目。但这并没有让他痛定思痛。程勇仍破罐子破摔,但令他奇怪的是,经常抓他进浙江省戒毒劳教所的李永勤,却没有对他灰心,仍不厌其烦地上门劝说。

  让程勇最有触动的一次,李永勤说:“你年纪大了,没有经济来源,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老母想想啊,你要不试试美沙酮这种药?”这些道理程勇不是不知道,但对于戒毒一直没有决心,听说有这种药,让程勇燃起了希望,同时他还是有点担心,万一吃药戒不成怎么办?

  “大哥非常耐心,反复给我讲道理,让我树立了信心,但我说我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怎么申请。没想到大哥说,一切都会帮我办好的,只要我肯去。我被他的真诚感动了。”

  林敬也是在李永勤的劝说下才肯真正去戒毒的。说起此事,林敬的妻子有说不尽的感激:“没有李永勤,我老公不可能这么快戒掉毒瘾。”刚吃药的前几个月,李永勤仍经常敦促他们俩坚持戒毒,现在程勇和林敬都会自觉去戒毒了。

  我把他们当病人

  有病就要治

  “我不会认为他们有前科,干过错事,而另眼相看。我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有病就需要医治,关心我辖区内的吸毒人员,为他们提供方便,是我们应该做的。”李永勤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以平常心态待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吸毒人员,他们能改过自新,让我感到是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感到特别欣慰。”

  昨天,因为李永勤不在所里,所以由拱宸桥派出所的刘副所长代为接受锦旗。他说,李永勤的确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平时对辖区内的工作特别负责,已连续3年获得了优秀公务员的称号了。

  本报记者 孙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市民 A0011 锦旗献给好民警:
他帮丈夫戒了毒瘾
2007-3-13 钱江晚报a00112007-03-1300021;钱江晚报a00112007-03-13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