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你愿意孩子用旧书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你愿意孩子用旧书吗?
课本循环使用 杭州蹒跚起步
本报记者 刘焜
  在浙江省政府日前下发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我省将逐步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教科书是否有必要循环使用的话题一直争论不断。国内有些中小学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后,也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反对,困难重重,有的甚至不了了之。

  记者从杭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从去年9月1日起,杭州唯一的一家教科书循环使用试点——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开始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并于今年起在全集团2800余名学生中推广。

  一学期下来,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效果如何?又遭遇了哪些困难?记者日前作了调查。

  对此,欢迎读者发表观点,热线:96068或登录钱报网络版qb.zjol.com.cn

  新书起名 “长寿课本”

  在去年杭州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黄炳元提交了一份关于小学率先推广副课教材循环使用的提案。同年6月份,杭州市教育局答复,表示在个别学校先行试点后再适度扩大试点。

  征询意见后,试点选在了天成教育集团。去年9月1日,该集团在黎明校区的近800名学生中开展教科书循环使用。虽然孩子们领到的是新书,但他们都被告知,这些新书以后还要留给下一届同学用的,大家要好好爱护,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校长孙宝瑞为此还特意给新书起了个名字,叫“长寿课本”。

  一度老师也反对

  起步是蹒跚的。孙宝瑞说,学校的做法一度遭到了不少学生家长、甚至老师的反对。在去年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校方邀请了41位家长代表来讨论“长寿课本”的推广事宜,其中30人愿意让孩子读旧课本,11人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课本传来传去不卫生。”“课改之后,旧书还怎么给孩子用?”还有的家长甚至说:“一年也就200块,这点钱我还出得起,新学期嘛,高高兴兴地读新书,读旧书多别扭啊!”

  而老师们的意见则多来自于这场“改革”对他们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一位语文老师说,根据教学需求,划分段落、写段落大意、划重点,这些都要直接在书上划写。“如果不能在书上划写,我的教学效果也要打折扣。”

  乱写乱画的孩子少了

  孙宝瑞说,学校没有强制家长、老师接受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观念,而是让他们感受教科书循环使用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几个月之后,不少老师发现孩子们变了。”孙宝瑞说,孩子们刚开始不乱画课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学校检查,但后来这在绝大多数孩子中形成一种自觉。蒋老师说,有一次,一位4年级的女同学在扫完地后,上课前马上去洗手,有人问她为什么,她回答:“等会要翻书的,我怕把书弄脏了,影响低年级同学用。”

  孩子们的变化让校方更坚持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决心。在今年春季学校开学时,他们还给学校的12名学生颁发了“护书使者”奖状。校方在颁奖前还意外得知了一件事。六(5)班14岁的李江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买了500多张塑料封面,送给同学们包书!昨天,当记者问起李江这样做的原因时,他很腼腆地笑了:“这种封面是我在汽车东站那边批发的,总共500张,花了205块。”李江说,这些钱他攒了一个月,还动用了他5块钱的早餐费。“我也是想大家保护好书,同学们说喜欢我买的封面,我很高兴。”

  秋季学期结束后,不少孩子的家长也来给老师报喜:“以前小孩经常在书上乱写乱画,把课本弄坏弄丢了,还要重新买,现在小孩把书都保护得很好。”

  新闻纵深

  街头拦访:8成家长反对

  在杭州市民眼里,孩子用旧书能接受吗?记者随机在街头拦访了10位市民家长,其中8位市民表示反对。

  市民张先生的女儿现在正读初二,听到记者的问题,他的反应很吃惊:“1年的课本费才200元不到,为什么不给她读新书呢?小孩子都是有新鲜感的,每年都读旧书,我怕孩子都没积极性去学习了。”张先生说,虽然他觉得每年孩子的书都扔掉是很可惜,但他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让孩子读旧书我实在不能接受。”

  王先生的女儿正读小学二年级,他说:“这些书上面有孩子写下的许多文字,这也是她成长的轨迹,以后长大了都可以看看的。再说了,很多方面可以省啊,为什么放着新书不读用旧书呢?”

  2位家长表示赞同。李先生的孩子在读4年级,他说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节约资源的意识,小孩子一年少说也有10本教科书,都当废纸卖掉了,实在可惜,这部分资源可以利用起来,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孩子来说,也可以节省费用。

  观念、课程改革是阻力

  杭州市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倡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出发点很好,在节约资源、经费、环保方面意义重大。每生产一吨纸,就要消耗大量的水电木材等原料。“如果能够推广课本循环使用,将在环保方面做出不小的贡献。”除了“经济账”、“环保账”,这位负责人表示,通过用循环教材,让孩子们懂得爱惜资源、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更是一种书本上学不到的教育。

  但另一方面,推广课本循环使用,目前也遭遇不小的困难。比如,许多教材上附有练习题,学生填写一次之后下次就不能用,怎么办?如何保证教材循环的卫生安全?课改频繁,如何延长课本的寿命?教育部门有关人员说,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另一大阻力来自学生家长,许多家长认为课本费本身较少,普通家庭完全可以承受,没必要让孩子读旧书。

  孙宝瑞表示,学校也正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不能在书上写,就在笔记本上记录;考虑到书本流传次数太多,他们对存放在学校的书本进行紫外线消毒,待推广后还要定期消毒。

  美国:一本教材用8年

  跟国内课本循环使用备受争议不一样,不少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据了解,美国的做法是课本随桌椅一起编号,课本是属于学校的财产,不属于学生。循环使用课本的制度在美国各州都得到推广,目前中小学课本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平均可供8名学生使用,有些州达到8年以上。英国则采取教科书循环自觉自愿的方式,中小学普遍实行课本再利用。学生要是觉得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好,需要长期留存,可以复印。在有的学校,书被严重损坏了,必须要赔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8 你愿意孩子用旧书吗? 本报记者 刘焜 2007-3-13 48257178002CE1734825729C00320A96;钱江晚报a00082007-03-1300017;钱江晚报a00082007-03-1300018;钱江晚报a00082007-03-1300015;钱江晚报a00082007-03-1300019;钱江晚报a00082007-03-13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