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欢喜永宁桥修好了
· 熙熙攘攘皆为茶
· 电子狗“近视”
车子超速被扣
· ATM机出错
兄弟俩狂卷近58万
· 今年春运
今天结束
· 大城小事
· 一年赌输2700万
义乌破获赌博重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欢喜永宁桥修好了
  ■本报通讯员 余玉云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杭州石桥镇石桥村的“欢喜永宁桥”名字有些喜庆。据史料记载,“欢喜永宁桥”其实原名叫李王桥,里王桥。《杭州府志》载:“永宁桥在隽堰东北七里,旧为渡,曰李王渡,乾隆三十五年创建石梁跨大河南北。”

  欢喜永宁桥横跨在上塘河上,是座半圆型单孔石拱桥。过了沈半路与石祥路的十字路口,继续沿沈半路往北走上近200多米,我们转进了一个窄弄子,再往左转,欢喜永宁桥宽宽的桥身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顺着淡黄色的花岗岩台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出这座200年老桥经历过悠久的岁月。台阶很宽,长度足有5米多。整座桥上有八根望柱,每个柱头都有个石狮子,形态各异,桥顶有四个,其中北面的两个石狮子呈灰色,看得出是新装上去的。

  “你不知道,就在几年前这座桥基本上荒废掉了,台阶多处坍陷,几乎没办法行走,而且两个石狮子都没有了,很不像样。”同行的文保人员告诉记者,前年的时候下城区建设局的文保办就组织对此桥进行整修,后来欢喜永宁桥修好了台阶,重放了两个石狮子,恢复了通行功能。

  站在永宁桥看碧绿的上塘河确实很美,东面是一条河道绿化保护带,新开的油菜花透着春天的气息,而西面却是一排临河民居,其凌乱和对面的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刚好是四五点钟左右的下班时间,人来人往非常多。大多来往的市民是推着自行车上下桥,他们有些力气大的就把自行车扛过桥,有些则顺着台阶边窄窄的桥带石推行着。

  “大概20多年前,这座桥还是非常热闹的,它是我们从桥东走到沈半路的捷径,后来有了大马路,就想省去了车子搬上搬下的麻烦,大家都往马路上走了。”石桥社区的小周回忆说,他从小就在桥边长大,现在还兼任着社区文保员的工作,每天关注着古桥的变化。“我们春节前社区大扫除还特地把桥也扫干净了。”

  小周说,虽然欢喜永宁桥经过整修确实保持了它的大致原貌,但整修以后的保护更加重要。“你看这些城市牛皮癣刚刚年前用涂料刷过,现在又弄上去了。”

  记者数了数,整座桥上的栏杆、桥面、望柱上牛皮癣的数量不少于10个。另外,桥顶上还浇上了一段水泥,和整座桥非常不协调。文保人员称,古桥要经常清除垃圾,特别是除草,而且水泥是古桥保护最忌讳的东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4 欢喜永宁桥修好了 2007-3-14 48257178002CE1734825729D004D2D2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