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临海五村抛出“种文化”大计
· “姨妈姨父”今起携手返影院
· 给莲花落加点现代元素
· 《红色浪漫》本周末巡演
· 孔仲起“敬乡画展”今起开展
· 《新周刊》年度电视榜提前曝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临海五村抛出“种文化”大计
  本报讯 “没想到农民自己的节目档次这么高,土洋结合,不知道接下去我们还能看到吗?”近日,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临海赛区启动仪式的文艺汇演之后,临海市的农民对这些精彩的演出“上瘾”了。各村村民们创意涌现,先后有一批村子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地要求加入到“种文化”活动中来,并抛出一个个鲜活、新意的“种文化”大计。

  “黄沙狮子”唱主角,

  三个村子一台戏

  有着千年历史的“黄沙狮子”是临海市白水洋镇村民们的骄傲,并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种文化”启动仪式上表演了“黄沙狮子”之后,村民们连呼“不过瘾”,因为在层层叠叠的八仙桌上“耍”的绝活没能露一手。

  “黄沙狮子”有音乐、舞狮、武艺三部分综合穿插而成,白水洋镇的很多村民都以加入“黄沙狮子”队为荣。他们的“黄沙狮子”表演先后6次参加了“江南长城”节、台州市元宵踩街等大型文化活动。该镇的上游村、下游孙村还先后组成了表演团体,尝试市场化运作。

  近日,“种文化”启动仪式上农民自己的节目让白水洋镇的村民惊艳不已,念念不忘。“土洋结合,档次很高,啥时才能再看一场啊?”白水洋镇的镇干部说,真没想到村民们对来自农民的自编自演的节目这么感兴趣。

  上游村发起,白水洋村和东方红村跟进,三个村接下来要组织一台文艺汇演,献给附近的村民们。“将‘种文化’比赛放在我们镇里的启动仪式吧!”白水洋村的镇长吴新民对三个村的热情十分赞赏。

  三个村文艺汇演的节目当然以“黄沙狮子”为主打,还有“黄沙乱调”、越剧和自编自演的小品等,不仅三个村的村民,周边的很多村民都引颈期待呢。

  沙基村:

  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种文化”在临海启动之地就在上盘镇沙基村,所以沙基村村民最受文化的熏陶和鼓舞了。沙基村里最出名的就是“花鼓队”了,不仅经常在各村巡回演出,一到重大节日,就少不了花鼓队的身影,还经常到临海市参加大型文艺活动。

  明朝就传下来的花鼓,韵律铿锵,动作优美,沙基村的很多村民多会来几招,但是在2年前才开始正式组成“花鼓队”,虽然只有20多个名额,却有很多人来报名。“种文化”启动之后,首先“萌动”的村里的孩子,他们争着要求加入“花鼓队”,将此当成一种光荣。“恰好‘花鼓队’的缺了6个小演员,这几天挑选了几个小学学生,现在正在给他们培训呢!”上盘镇官员翁一清说。

  而村民们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以一种更为精确的方式将这样一种民间艺术传承和保留下来,让文化“种”下去,并生根发芽。去年6月,上盘镇被评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在,村民们又在积极准备材料、光盘,向国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张家渡村:

  “庭院文化”羽翼渐丰

  远近闻名的“剪纸村”括苍镇张家渡村,从“种文化”开始,由单纯的剪纸文化延展到更多的文化活动。

  张家渡村的“剪花娘子”张秀娟说,剪纸比较文气,还要发展比较“武”一点的活动。比如,村子以前有“铜钱棍”的民间艺术,舞动带铜钱的棍子,既艺术性又锻炼身体,可以发展更多的人参加。

  以庭院建筑著称的张家渡村,有很多几百年历史的连绵厢房和方方的庭院,最著名的就是“五透十三间”,共有上百间房子和五个庭院连成一片。以前,偶而有上了年纪的人将庭院当成开展文化活动的基地,现在这一种以“庭院”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打打篮球、乒乓球,练练太极剑、木兰扇和柔力球,在庭院中,我们的文化活动不再寂寞,越来越有味道。”一位姓张的年轻人说。

  张家渡村党支部书记许善天说,去年村里的表演队与临海市的艺术团一起,将文艺的春风送到了偏远的山村东口溪村。张家渡村的文艺骨干表演了独唱、舞蹈和魔术等,让旁村的村民感到了农民文艺的激荡和活力。“今年,我们要接着走遍邻近的几个村,因为我们在走访和表演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和谐和艺术的灵感。”         本报记者 陈 桔

  本报见习记者 徐 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新闻 D0002 临海五村抛出“种文化”大计 2007-3-15 48257178002CE1734825729E0030E64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