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做客钱报红人馆,与本报读者畅谈当下家庭教育的误区和诀窍,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做父母也需要上岗执照。
孙云晓教授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此次受浙江少儿出版社和本报的邀请,将于近期在椒江、宁波、诸暨、平湖、杭州等8地进行巡回演讲。
孙云晓教授将于25日在杭州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永谦活动中心进行演讲。翘首期盼的父母们,请你赶快登录钱江晚报网络版读者论坛中“晚潮笔会”栏目报名抢票 (www.qbbbs.zjol.com.cn),抢完为止。
“菜鸟”教育“老鸟”
现在的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是为什么呢?孙云晓说,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甚至有孩子觉得父母是“菜鸟”,自己是“老鸟”,因此用简单的教育来面对复杂的对象,教育必然苍白。“今天的父母需要学习,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昨日,孙云晓教授在做客钱报红人馆时开宗明义地指出:“现在的很多父母,很容易对孩子不满意,觉得孩子毛病多,其实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我觉得为人父母需要上岗执照。”他认为父母的“上岗执照”需要具备五要素——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孙云晓强调尊重孩子的重要,希望不要用爱剥夺孩子的自由,因为爱的前提是尊重。“调查发现,孩子对父母最不满意的是‘父母说话不算数’。这就存在了一个矛盾,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前提是要有理解和尊重的爱。”
他也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孩子不听你的话,其实不是你说的道理不对,而是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对。哪天你觉得你与孩子相处快乐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警惕“童年恐慌”
从事儿童教育35年的孙云晓,多年来,他跑遍了150多个城市,进行过1000余场演讲,出版过40余种著作。他新出版的《忠告天下父母》,就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大集成,其中包含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现在有一种‘童年恐慌’的现象不得不引起父母警惕,因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童年的捍卫者。”孙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得让人难以想象,54%的父母想让孩子念到博士,86%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成绩是班上前15名;在北京的公共外语考试,小学生竟然成了主角,因为只有考到3级才能进入重点中学;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就要认识“凳”、“舞”这样复杂的字,已是小学三年级程度,是对小孩子童年的摧残。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习惯
虽然父母都知道培养孩子习惯的重要性,但是感觉无从着手。孙云晓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构建人格。”而好习惯的培养是有诀窍的,具体是“加减法”,即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
“要培养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就是让这种好行为不断出现。美国人的说法就是,像缠缆绳一样每天缠上一道,到时候水到渠成,内化为他的自然反应,就成功了。”孙教授说,“而对坏习惯别指望一次斩断,而要用减法,每次规定他的坏习惯递减一些,并且给予奖励,慢慢就会消除。”
不给压力,给和谐
当被问到父母和孩子如何共同面对高考压力时,孙云晓以自己女儿的经历作为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家有中学生,要有个和谐的气氛,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名次。”孙云晓的女儿在高考的时候挺紧张的,他当时就安慰她,给她定了最低线是大专,又鼓励她努力追求自己的复旦梦,把她的心理状态调节得非常好。结果女儿以比“一模”高了100分的成绩如愿进入了复旦大学。
孙教授说,绝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有个朋友和我说了令她后悔的事情,她儿子当年的成绩很好,有希望考北大、清华。结果她就和他说,儿子,你放心,绝对能够上北大,结果儿子心理压力很大,考得一塌糊涂。”
孙云晓昨天访谈的视频将长期保存,读者请登录钱报论坛(qbbbs.zjol.com.cn)之“晚潮笔会”栏目收看。
本报实习生 王秀卿 本报记者 陈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