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图书新闻
3  4  
PDF 版
· “女性写作”触及都市人两大敏感点
· 《王安忆读书笔记》
· 《沉重的房子》
· 《不敢问希区柯克的
就去问拉康吧》
· ■图书流行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女性写作”触及都市人两大敏感点
本报记者专访著名女作家池莉、毕淑敏
■本报实习生 王秀卿 本报记者 陈 桔
  文学是当下社会的折射。从作家关注的命题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动。最近,沉寂长久的两大女作家池莉和毕淑敏相继推出大作:池莉的《所以》面市一个多月,已经登上了杭州博库书城的排行榜第一位;曾经当过3年专业心理医生的毕淑敏的新作《女心理师》也即将出版,首印达10万册。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部小说都以女性视角关注当下的话题:池莉的《所以》通过一个知识女性追求生命和生存尊严的故事,拷问中国家庭的母权专制;而毕淑敏的《女心理师》,通过一位女心理医生自身的情感危机及面对的特殊心理案例,探索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

  昨日,记者采访了池莉和毕淑敏。从市场和读者的反映中,可见她们搅动了都市生活的热点,她们敏锐的笔触已经鞭及现代人的焦点症候,而令人感到疼痛。

  池莉:女性更接近文学

  作者:

  对母权专制,我思考多年

  自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之后,池莉隐遁闹市,三易其稿,打造了《所以》这部直切入女性隐秘内心、首次触及中国家庭母权专制这一命题的小说。

  “《所以》审视与探究的,是中国家庭的日常政治,以及在这个政治体制中的母权话语。这是我思考了多年的一个主题,也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池莉认为,从“垂帘听政”的传统文化开始,到现在城市男人“怕老婆”的普遍心态,人们从来习惯于歌颂母亲的思维方式,完全遮蔽了中国城市母权文化特色,所以,她要用小说表达这种新思想和新观念。

  首次触及家庭母权这样一个命题,充分表现了池莉的独特洞察力和视角。上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文学批评和性别理论登陆中国,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开始在我国引起关注。90年代,中国的女性写作便以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自觉作为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发展到后期,甚至出现了“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等颇惹争议的流派。

  对此,池莉说,当代中国,女作家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形势大好。她说:“任何作家的写作都会带有自己的性别特征,我自己也不例外,但是,一个作家思想能力的高低和一个作家的洞察力及独特视角,与性别无关。”

  池莉的《所以》一经推出,就广受读者关注,近期,在杭州博库书城的排行榜上列第一位。池莉说,虽然她无从知道购买《所以》的读者的性别比例,但从她签售的情况来说,女读者更多一些。她说:“我感觉现在的女性,比男性更接近文学。”

  读者:

  “家庭母权”的是与非

  池莉的《所以》之所以受关注,与她提出了“家庭母权”的说法不无联系。“家庭母权”当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怕老婆”,中国家庭是否存在“家庭母权”?如果存在的话,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关注与争议。

  记者采访了十几位读者,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家里小事听女人,大事听男人,似乎不存在“家庭母权”这样的说法。

  杭州人钟先生说,有些事就让老婆作主算了,甚至“财权”都让她掌握,按杭州人说法就是“不要事体”,并不是老婆真的很“权威”,比如买房、买车的大事却都是自己说了算。

  在机关工作的汪女士也说,小事情上,老公都听自己的,让自己很有点“小感觉”,但在一些大事上,都是老公决定的。她说男人在远见、宏观和理性上肯定超越女性,一个家里如果都是女人作主是很悲哀的事。

  但也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如果家里女人拥有话语权,不是因为畏惧权威,而是出于对她的尊重和爱。一位侯小姐抱怨说,家里大小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包括她报考什么大学都是妈妈定的,爸爸经常是处于受训斥的地位。

  还有读者认为,家里的决定都是协商的结果,不存在谁的话语权占主导的情况。

  21世纪是“她世纪”,女性地位的上升和传统观念的交锋必然激烈。池莉的《所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家庭政治”这一命题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和思索。

  毕淑敏:中国人需要心理医生

  作者:

  做心理医生太累,我只能停止

  毕淑敏不仅做过20年临床医生,而且在北师大跟从名家学了4年心理学,并做过3年的心理咨询师。所以,由她来写心理医生的故事,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想通过《女心理师》探索人性的奥秘,寻找出口。”毕淑敏说,“让读者了解,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复杂和五彩斑斓,人有非常光明的一面,也有非常幽暗的一面。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其实背后都有逻辑和关联。”

  昨日,记者在电话中与毕淑敏进行了一番长聊。为何对都市人的心理问题如此关注?她说:“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中国的积淀太深了。”她说,中国人多,而心理医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毕淑敏做心理医生可不是“玩票”,3年时间内,她的心理门诊天天爆满。“我与咨询者都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都很信任我。”专业的训练、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作家的敏锐,让毕淑敏成了一个十分成功的心理医生,很多人的咨询效果十分良好。“有一个40多岁的女咨询者,每天晚上9点钟,都会面向我家的方向默默地呼唤我,她不是叫我的名字,而是叫我‘妈妈’。”

  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医生和咨询者本人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在人性的曲折之中迂回,剥丝抽茧地接近核心。”毕淑敏名声在外,前来咨询的人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我就像风暴袭来时在海滩上划着小船的救生员,一回头,上百双手在向我挥舞、呼救。”就是在这种让人绝望的压力之下,毕淑敏无从选择,只能停止为人咨询。

  “人的复杂是一种常态。”毕淑敏在加重了语气后说,“每个人都是复杂的。”

  写惯了处方的毕淑敏的笔触一直是理性和冷静的。而此次在《女心理师》中,当写到女心理师偷情被丈夫发现时,毕淑敏运用了一种无逻辑叙述,将她的心情和咨询案例打混了写,以表现她当时杂乱无章的心绪。

  读者:

  不习惯也没钱做心理咨询

  由重庆出版集团斥资100万元打造的《女心理师》,首印达10万册,作为纯文学作品,已经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可见出版方对此书的看好。

  心理咨询在中国人中是十分不普及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一行的故事显得很神秘,有看头,其中包含了人类天然对他人心灵世界的一种好奇。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读者,没人曾经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只有一位说曾经打过电台的热线电话。

  高女士说,应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通常都能自己化解,比如爬爬山、喝喝茶、购购物,都是一种宣泄。她说,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有了烦恼跟亲朋好友倒倒“心理垃圾”,也就舒缓了。这与西方人比较独立不同,他们倾诉的对象相对少一些,因此,他们比较普遍地需要心理咨询来寻求心理平和。

  从经济发达程度上来说,中国人虽然已经有了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是大多数人尚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心理咨询费。但一个最主要的阻碍都市人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原因是,对当下才刚刚起步的心理咨询业的不信任感。“听说过心理咨询,但不会去尝试,因为不知道是否有实际效果,也不知道心理医生是否具有专业水准。”这种心态是受访者的普遍心态。

  张小姐有好几位朋友是心理医生,她透露说,其实心理医生长期接受负面信息,除非特别坚强的人,否则他们本身很容易有心理问题。当然,心理医生行业内也有“同业互助”,即心理医生之间互相做心理辅导。

  但是,不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并不意味着都市人的心态就很健康,而是很多人寻求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像当前越来越风行的冥想、静坐、瑜珈等自修方式,就是都市人追求心灵宁静的一种释放渠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图书新闻 D0004 “女性写作”触及都市人两大敏感点 ■本报实习生 王秀卿 本报记者 陈 桔 2007-3-21 钱江晚报d00042007-03-2100021;6BE9D7AA98259D89482572A4002EB5CB;48257178002CE173482572A4001BF1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