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野梅轩”、“大雅堂”、“泉石斋”……这是安吉竹乡农民给自己的书画室取的名字。湖州安吉良朋镇迂迢村的农民们“白天握锄头,晚上舞笔头”,他们为自己拥有的爱好而自豪。他们说,农民“种文化”大赛我们早就想参加了。
良朋镇迂迢村位于安吉县西北部,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473户,总人口1300多人。迂迢村相传是明朝大将军康茂才的故里,康茂才因为自己故居所在地的地势、水势,因路形迂回且千里迢迢,为之取名迂迢。
在迂迢农家做过客的人都知道,这里几乎人人能书画,家家翰墨香。迂迢村有个农民书画艺术会“红叶书画社”,成立于1992年。书画社负责人丁邦荣年逾花甲,画得一手好画。据他介绍,书画社现有成员二十多人,全为村中农民。
日前,临安、嘉善、临海、新昌四地8村农民向全省农民发出《我们都来“种文化”》倡议,迂迢村酷爱书画的村民也纷纷表示,我们也要“种文化”,向山外的农民兄弟展示我们的才能。
吴昌硕遗留下书画风
140年前,遥远曲折的迂迢村庇佑了躲避战乱的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成为他劫后重生的福地。迂迢村的石苍坞“重生洞”,便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当年躲避战乱的所在。
迂迢村支部书记康洪亮告诉记者,吴昌硕小时候就住在离迂迢村不远的鄣吴村。他早年名为吴俊卿,昌硕是他中年后取的字。当年,他和父亲在“石苍坞”避难一个多月,为了纪念这段日子,特把这三个字转过来,取谐音吴昌硕。这个洞也被称为“重生洞”。村里特请吴昌硕后代吴长邺题写了这三个字,以示纪念。康洪亮表示,除了重生洞,还有洗笔池,这些都与吴昌硕有关,我们想把这些作为旅游产品开发,既增加农民收入,也能进一步弘扬昌硕文化。
在大师遗风的熏陶下,村民几乎家家能画。记者来到丁邦荣家,参观了他的书画创作室“野梅轩”, 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屋子,摆着一张长方形画桌,上面铺着宣纸,各种各样的毛笔和颜料放在一边,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像这样的“书画室”,如今在村里已经有数十间。 比如,村民张凌有个“崇如馆”,还有“大雅堂”、“泉石斋”、“晓石斋”、“山石斋”。
丁邦荣说,小时候没有师傅教,也买不起笔墨,就用毛竹壳扎成笔,把山上的石块磨成颜料,自己学书画。后来生活好了,自己也请了一些名师指点,书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去年,丁邦荣在安吉举办了个人展览,展出个人作品数十幅。虽然退休了,但书画会的工作很忙,丁邦荣说,书画会每年要义务为百姓写春联,还要集体搞创作、研讨,办一些小的展览。碰到婚嫁喜事、逢年过节等,村民们习惯互赠书画作为礼物,外出走亲戚也常常带上书画作为“土特产”赠送。
画画已成当地支柱产业
如今,迂迢村村民盖新房时少不了设计一间专门的书画创作室,里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村民徐岩松白天种地,晚上带女儿徐琳练字习画,乐此不疲。
徐岩松家里有个“山石斋”,他擅长画猫,他的两个女儿也爱画画,在县里得过奖,而徐岩松也在安吉县廉政书画征集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他专门花一万多元,买了一个裱画机,帮人裱画,每年也能挣上一万多元。附近鄣吴镇、良朋镇一带多家扇艺厂还主动上门联系,请张少儒、张凌、徐岩松等人在扇子上写字作画。
目前,迂迢书画文化初步形成了“一、十、百、千”局面,即一个昌硕文化标志性景点、近十家书画特色休闲接待机构、近百户农民书画文化民居、近千人的农民书画群体。
画画影响了村民生活
村民陈宏贵和妻子杨秀云以前是杭州一绘画培训班的同学,两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前几年,陈宏贵得了一场病,身体不适,他放弃了画画,每天沉溺于麻将桌,日子一天比一天糟。后来,在丁邦荣等人劝说下,陈宏贵加入了红叶书画社,去年,他画扇面挣了五千多元。他的四幅人物画,有人出价一千五百元,他还不肯卖。陈宏贵重新拾起了学画的信心。
村民张少儒、张凌兄弟俩的书画在圈内小有名气 。弟弟张凌还用画扇面攒的钱作学费,自费到中国美院进修。张凌说:“我从小就热爱书画,画画不是为了钱,这是我的爱好。”最近两年,小山村走出了丁邦荣、张少儒、徐岩松等20多位农民书画家。
60多岁的丁邦荣说,本来他想今年就去美院上培训班,提高一下。但今年书画社太忙了,实在没时间,明年一定会去。
本报记者 金 毅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