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香港专电 对于中国记者来说,从去年到今年,与国际著名导演见面的次数,没有哪个比吕克·贝松更多了。从北京到上海,现在他又到了香港。
他说,拍电影的时候专注于拍电影,电影拍完了自己就是一个商人,推销产品。这次他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也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电影如其人,吕克·贝松的影迷喜欢他的电影,就是喜欢他电影艺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
吕克·贝松走进来,依然是那个穿着《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宣传T恤,貌似严肃的大胖子。满脸胡子拉碴的他不喜欢新闻会刚开始就拍照,嚷着问提问记者在哪里,他不要只见摄影记者。随后,文字记者在后面举起了手,他才露出一丝顽皮的笑容。
其实他是一个老顽童。他说自己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孩子。几年前,当他一早起床打开电视,看见战争等让人沮丧的消息,就想到作为一个父母的责任,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充满友谊和爱的世界。他自信《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做到了,他的孩子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就害怕得不敢出门。为什么?他说,因为孩子怕踩着迷你墨人。那么他是怎么想到用“迷你墨人”这个词语的呢?他又露出顽童似的笑容,随便“迷你……”、“迷你……”地念呗,念到“迷你墨人”就感觉是“它”了,于是就用了。
有记者问吕克·贝松拍了十部电影,最喜欢的是哪五部?他说,每部电影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难以区分。很多人都很喜欢《尼基塔》,不过像《尼基塔》这样的电影他不会再拍了。《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电影,吕克·贝松表示拍动画片很难,花了很长时间准备,很怕孩子们不喜欢,觉得没新鲜感。他动画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原型,为了拍摄还真建了一个迷你王国的模型。
说到好莱坞电影对欧洲、亚洲电影的冲击,吕克·贝松显得不以为然。他说,就像全世界有各种各样口味的食物一样,好莱坞只是其中一种,人们不会永远只吃一种口味的东西。谈及自己的工作,他表示,20年前成立了欧罗巴电影公司后,已出产了60部电影,其中很多年轻导演的作品都很有魅力。想起当年自己拍第一部电影时,从凌晨1点到7点都在外面拉投资,捉襟见肘,天天为剧组一大堆人吃饭发愁,而现在因公司运作良好,他已经不再需要为钱动脑筋,只要拍完了,四处走走搞搞推销就行了。
本报特派记者 陆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