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大讲堂
3  4  
PDF 版
· 31日,2007“人文大讲堂”蓬勃开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31日,2007“人文大讲堂”蓬勃开讲
■推出“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主题月,何振梁首讲
■《浙江人文大讲堂(第二辑)》新书首发,各地书店有售

  本报讯 昨天下午,当人文大讲堂的承办单位之一——杭州师范学院宣传部和在北京的羽坛皇后李玲蔚确认了最后一个沟通电话后,我们都大大地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发布浙江人文大讲堂春天的预告版了!2006年12月30日,浙江人文大讲堂第98讲结束暂时小别读者。现在2007版大讲堂重新盛装出场,迎来富有纪念意义的第99讲和100讲。2007年3月31日这一天,何振梁先生首先登场演讲,新书《浙江人文大讲堂(第二辑)》将举行简短的首发式。

  省体育局加盟联办

  首讲讲什么?进入第三年运作的大讲堂期待变脸。今年1月,我们在钱报上抛出一道题——为世人关注的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解奥运、迎接奥运、服务奥运,是浙江人的心愿,能不能在春天举办“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我们向读者征集演讲嘉宾、联络方式,读者电话不断,向我们推荐最佳人选。

  春节前,我们得到浙江省体育局的支持,局长李云林欣然表示:宣讲奥运,我们义不容辞,体育局一起来联办!于是,他们积极携手,与我们几经磋商,决定一起延请全国与奥运相关的名家、历届奥运冠军走进大讲堂,共讲4场,为浙江人民打开亲近奥运的一扇窗。

  星夜赴沪请何老

  确定了主题和名家的目标,怎么请?如何表达?怎么让名家愿意挤出宝贵时间前来?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申奥功臣何振梁,被称为体育外交家。他参与北京两次申奥,并两次做申奥陈述,这位将自己的命运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稀老人,人们最不能忘却他两次落泪的镜头。奥运首讲非他莫属!正在与何老秘书联系我们赴京拜访事宜的当口,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一个电话报福音:众里寻他千百度,何老正在上海开会,白天根本没有时间,我们准备周五一早在早餐会上“逮”他!

  于是,钱江晚报、省社科联领导,和李云林一起星夜赶赴上海住下,第二天一早7点半,我们终于在自助早餐会上见到了精神矍铄、一点都看不出78岁年纪的何老!他问了许多家乡事,8点半,他要赶往宝钢去开会。

  随着2008奥运号角一阵紧似一阵,属于何老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他的日程表已经排到5月,何老一个月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地,甚至出国宣传奥运。但何老有浓重的家乡情结,还是挤呀挤出3月份的3天空档到杭州赴约。    

  李玲蔚与奥运迟到的缘分

  今年初,国际羽联网站上的一则消息不胫而走,李玲蔚这位曾经叱咤世界女子羽坛的优秀运动员成为焦点:她被任命为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委员。作为此次奥运主题月第三讲登台演讲的嘉宾,又是我们丽水老乡,浙江体育迷们喜欢用“羽坛天后”来形容李玲蔚。有人统计,上世纪80年代,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共获得过30余枚世界级大赛金牌。令人惋惜的是,羽毛球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已经退役的李玲蔚永远没有可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争夺金牌。然而她却半开玩笑地说:“不遗憾。要是参加了奥运会却没拿到冠军,那才叫遗憾呢,永远让人心痛。可是有哪块金牌是板上钉钉的呢?这世上不可能所有的好事都让你赶上。与我的教练相比,他们连参加世锦赛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而我得到了广阔的舞台和展示的机会,已经非常幸运了。”

  一位女性,在自己热爱的体育领域,能够引领一个时代,是多么令人骄傲!但李玲蔚却不愿回忆过去的辉煌了。退役后的李玲蔚做过国家队教练,也出国留学和求学深造。2003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她来到奥组委体育部“默默无闻”地工作。同年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就是何振梁先生,博士论文的题目定为《夏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演变和发展方向》。2004年她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奖”的提名。之后,她还荣幸地成为了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

  为人非常低调的李玲蔚,已经好久没有在浙江公开露过面了。她将揭开与奥运怎样的因缘机会,我们充满期待!

  大讲堂第二辑新书首发

  2006年52讲的内容已经于近日编著成书,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和浙江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目前已经在全省各地书店铺开了。在这第二辑新书出版之际,我们主办方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一群认真,甚至顶真的人。2006年,为了开拓立体传播渠道,使大讲堂质量更高,影响更大,网络更完善,浙江在线管委会主任项宁一、总编辑陈建华率先响应,作为联办单位,派编辑记者成立项目组,把每一讲的视频和演讲文录做成专题放在浙江在线主页上。杭州师范学院和浙江科技学院作为两个高教园区的承办单位,积极挖掘学校资源,延请名人名家,一月一讲,提升了大讲堂的辐射力,并在2007年继续热情参与。浙江音像出版社总编陈伟民乐做大讲堂的忠实粉丝,继出版2005年度大讲堂DVD外,又在编辑出版2006年的名家单片演讲录,争取和图书同步发行,立体轰炸。

  孙旭明是第二辑新书的责编,他的三校样是密密麻麻的红笔字,为了查一个典故的出处,他是一遍遍地翻发黄的古书,一次次与嘉宾和主办方沟通细节,斟酌到苛刻的地步,他说:“如果出版后发现一个字的差错,就像吞了一只苍蝇,会难过的。”过年的7天,他是带着手稿回老家的,因为一开年,新书就要付梓了。

  ……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是这样一群视大讲堂为己任的认真人,把大讲堂高高托起,美得就像一首赞美诗!     本报记者 徐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大讲堂 A0012 31日,2007“人文大讲堂”蓬勃开讲 2007-3-23 钱江晚报a00122007-03-2300015;钱江晚报a00122007-03-23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