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青春脸庞出现在农民工群体中,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与他们的父辈不同。这就是第二代农民工。
他们对这个城市的付出以及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面对的种种困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省人大代表,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金荣呼吁,社会要关心第二代农民工的成长通道难题,这与未来中国50年社会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日前,记者在外来劳动力市场、民工宿舍等地采访了多位年轻的农民工,深入这群游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新一代民工中,体会他们在城市中遭遇的“成长烦恼”,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诉求与希望。
诉求一:让我留在城市
出来了就没打算回去
1981年出生的潘学庆,老家在江苏灌南县。他是典型的80后民工,家里的田基本都是父母在耕种,而且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即便农忙时分也基本不需要小潘插手。从小听着父辈闯荡城市的传奇故事,成长过程中又目睹兄长和同伴进城打工的经历,“出去见见世面”的渴望就像一棵见风长的小苗,在高中毕业后的小潘心里愈来愈茁壮。外面的世界,对他有一种强大的“拉力”。2002年,小潘怀揣着梦想,终于也来到了杭州,算是给自己的一份“成人礼”。“如果这里好的话,怎么也不回去了。”小潘说,自己要想办法在城市定居下来,“我会努力,而不是像我父亲说的那样,大不了回家种田。”
进城——挣钱——攒钱,回家——盖房——娶妻,这是同村第一代进城打工的父辈们的成长轨迹。但是,对于“80后”民工来说,虽然汲取了大量来自“一代民工”带回来的城市信息,但与一代民工所不同的是,小潘他们心里,“房子”和“娘子”不再是终极目标,他们比父辈更希望能在城市立足,在城里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来说,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早已不事农活的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告别祖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调查数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占到了60%。另一份有关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只有18.4%的“80后”农民工是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他们这代人,绝大部分出来了就没有想过要再回去。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也不再适应传统的农村生活。”省人大代表、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说,公司目前有64.9%的员工都是外来民工,其中80年后民工占了多数,凭着多年对外来民工的关注和了解,他对“80后民工”如此定论。
诉求二:病了老了有保障
打工先吃青春饭
“因为要赶工程进度,经常要加班,这一年觉得自己确实体质差了很多,还好年轻扛得住。不过一时也找不到其他好的工作,先吃青春饭喽!”詹松林,城中某大型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生于1983年的他来自安徽歙县。风吹日晒之下,“青春”的印记似乎过早逝去。詹松林说,最累人的是加班,睡眠不足。“我这个年纪本来是最爱玩的年纪,可是现在只要有空,倒头就睡。”
前阵子因为气温变化大,一次雨中作业后,有些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么,喝点热姜汤、盐水什么的。实在不行就去‘老百姓大药房’买点便宜的药吃吃。”
詹松林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他最大的隐忧是,当普通市民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时,自己却因为劳动能力下降缺少经济来源。如果有可能,第二代民工多愿意为自己选一家交纳“三金”的单位。
调查数据
据最新出炉的《浙江省农民工体质测试分析报告》显示,农民工的生理指标优良率只有9.9%,不达标率达25.4%。“整体状况不佳”。
沈金荣坦言,准确地说,杭州是目前全国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较好的城市,但80年后的新农民工,却无法在这些社会保障的庇护下。他们唯一的保障,就是看工作的企业是否愿意主动为他们购买各种保险。但民工的流动性大,如果光靠企业为其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可能今天参与保险的人明天就离开了这个城市。对于自己到底该享有哪些权利,许多民工也都不够清楚。
沈金荣说,希望政府能建立起强有力的缴费体系,严格要求各企业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为农民工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明确告之民工享有的权利。
诉求三:孩子上学不再难
愿女儿能到杭州读书
1980年出生的伍雪峰,来自江苏泗阳县新袁镇。谁也看不出,脸上稚气未脱、时不时就把两眼笑成两个小月牙的他,居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来杭打工10年。
目前在杭州市中心某高档住宅区当保安的小伍,平时上班制服是西装革履,剃着精神的板寸头。下了班,穿的是“彪马”运动服,用的是诺基亚新款手机,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但是,一想到自己家中的一双儿女,一直乐呵呵的小伍脸上第一次显出了沉重。“没有孩子之前,我和老婆两个人在杭州打工,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也没觉得什么压力。有了孩子以后,明显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现在花钱不能像从前一样没有顾忌了,一年到头也想着总要攒点钱。”
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伍雪峰很希望能让女儿能到杭州来读书。“我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希望孩子不要再像我们一样,如果他们能到杭州来读书,肯定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肯定比我强。”于是,他早早地开始留意起读书的事,但现实让他有些沮丧。每年新生入学时,都有许多民工子女的家长苦苦为孩子寻找学校未果。
调查数据
根据浙江省城调队对全省11个地级市860位农民工的调查,16.6%的人把子女带在身边上学,其中有5.7%的孩子因找不到学校而辍学。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在一代农民工中,愿意把孩子带出来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想藉此让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理由是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
有数据表明,杭州已经越来越具备小班化教育的条件,因为入学的高峰已经过去。当本地居民的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发出朗朗的读书声时,民工的子女们可能在铁轨附近的出租房玩着危险的游戏。哪怕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城市工作了十年、二十年,他们仍然没有在杭州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诉求四:想有城里一套房
早日搬出“城中村”
哪怕来杭打工超过10年的民工,“最佳栖居地”仍然是“城中村”的农民房。“房价那么高,买房?想都不敢想。每个月房租就占了收入一大半。”在三里亭新村的出租房里,伍雪峰苦笑着,就连房租都一个劲看涨。潘学庆比他住得还要远,为了省钱住在三墩,每天早上5点就得骑电动车向城里进发。随着“城中村”改造,要寻找便宜的出租房,恐怕得搬得更远。
我想有个“家”,这是个最严峻却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民工没有经济能力买房,也无法申请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他们许多人的家在幸福殿堂的旁边,那是他们栖息的简陋工棚。
调查数据
以中策为例,厂房旁边有不少价格便宜的出租房,花上两三百元就能解决一家的暂住问题。但当这些员工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想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沈金荣说,国外的很多工业园区都在城市的外围,配备有和城市一样条件的住房,良好的教育、医疗等配套公共设施。如果杭州能为外来民工办理工业城镇的落户,享受优惠的购买住房条件,不但减少了城市住房的压力,也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
诉求五:我想学技术
能学本事不怕工资低
潘学庆2002年从老家出来后,短短的几年时间换了不少单位。在家人看来,这份相对稳定的保安工作还不赖,但小潘一直酝酿着再换工作。
同样从事保安工作的伍雪峰也有相同的想法。他们都想换份能学到技术的工作。伍雪峰想辞职回老家先把驾驶证考出来:“杭州学驾驶太贵了,吃不消。等考出驾驶证,哪怕800元/月帮人拉货我也不当保安了。学不到什么东西,再干下去时间浪费不起。”对电脑小有研究的小潘则想去学比如修车或电脑。闲暇时,自己也买些电脑书看看翻翻:“有些问题看书半天都摸不透,找个懂的人一演示,一下就明白了。”可他去打听了一下,如果要自己去技术学校学的话,费用并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因此他更想先找份工作,再在工作中掌握一定的技术,“哪怕不要钱也行”。而这也是他许多老乡的目标。
调查数据
新一代农民工最希望能得到政府培训,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资收入,还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有朝一日创业做自己的事,这比户口之类的问题更重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市场对纯粹普通体力劳动者的需求量趋降。另一方面,新一代农民工也不愿意从事这样的简单劳动,在这个时候,政府应该考虑加强职业培训。
从去年开始,“中策”从各高校请来老师,专门为员工办起了大专进修班,这个进修班得到了员工特别是外来民工的极大欢迎。像中策这样的大专进修班,光学费就要在每个员工身上补贴7000元钱,这不是很多企业能承担的。如果政府能够出面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同时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招收民工,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民工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