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黄如论:地产巨子的行善之道
· 黄如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黄如论:地产巨子的行善之道
  他是中国的“卡耐基”,慷慨的慈善家。金钱对他来说,也许仅是抽象的符号。黄如论,这位房地产巨鳄,同样在慈善业开辟着大盘。

  黄如论是北京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早在福布斯2004中国慈善榜上,他就以2.1亿元人民币的捐助额高居慈善榜的榜首。在房地产商暴富“原罪论”盛行的今天,黄如论以其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让人对他产生由衷的敬意。尤其是,黄如论连续两年荣膺“慈善之王”,但他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只排在第48名的位置。

  在他的眼里,慈善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必备的品质与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以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情怀,表达着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浓浓赤子心。

  慈善之路

  纵观黄如论这10多年的慈善之路,可谓仁者所为,他捐赠的方向主要是教育和扶贫。据不完全统计,黄如论历年的慈善捐赠总额已接近4亿元。

  黄如论的身上深深刻有传统文化影响的烙印,他一直认为他的成长得益于父老乡亲的滋润、养育、关爱。因此他在富裕之后,乐于回报社会,特别是回报养育他的故土和父老乡亲。黄如论说:“我的钱连我儿子一辈也花不完,干脆拿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好了。”

  最初,黄如论的慈善生涯是从资助亲戚、帮助宗族、支持家乡开始的。后来,黄如论在走出福建之后,他的慈善对象超出地域限制,捐赠的种类也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助学为主。

  黄如论捐款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是在北京非典时期,以世纪金源集团的名义,分别为北京市和海淀区捐款1200万元和200万元,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一笔非典捐款。而他一次性捐款最大的一笔则是2003年在家乡捐资1.8亿元,建造了福建江夏学院。2005年,黄如论荣登福布斯2005慈善榜第一名宝座。

  2005年10月以来黄如论继续慷慨解囊,主要的公益捐款有:为福建台风灾后重建捐款300万元,为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捐款300万元,设立福建江夏百姓医疗救助基金1亿元,资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500万元,为厦门第一中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为福建连江一小学捐款15万元,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抗旱救灾工作捐款380万元,捐资兴建云南师大附属世纪金源学校1.2亿元,为福建慈善助学捐2800万元,赈灾460万元,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捐100万元,合计29775万元。

  

  传奇发家

  黄如论事业上的成功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

  1952年黄如论生于福建连江,35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做小买卖。1986年他只身前往菲律宾淘金,曾在多个国家从事贸易。上世纪90年代后,黄如论衣锦还乡,进军内地市场,并成立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开发写字楼和住宅。

  1994年,金源集团介入了装修、物业管理、混凝土、建筑,石材等产业,旗下公司发展到十多个,并获得巨大收益,金源逐渐成为福建最大和知名度最高的私营地产开发商。

  1998年,黄如论进入北京市场,拿下了位于亚运村奥体东门附近一块2.8公顷的土地初试身手,开发楼盘“世纪嘉园”。世纪嘉园的销售异常火爆,几乎在一年之内一扫而光,销售收入达到了7个亿。之后,黄如论开始着手了令世纪金源一举成名的“世纪城”项目。

  2001年,世纪城一期开盘,到2004年世纪城封盘止,世纪城连续蝉联2000至2002年度三年的北京住宅销售冠军,创下北京楼盘销售新记录,370万平方米的楼盘面积让黄如论和他的金源赚得盆满钵满。并且,世纪城还曾荣获中国住宅30名盘、“最佳入住楼盘奖”和“金牌住宅区”等称号。商业和声誉的双丰收,让金源跻身于国内一流房地产企业的队列中。

  

  转变方向

  在世纪城销售如日中天的时候,黄如论却打算转变金源这艘大船前进的方向。

  2003年8月,黄如论宣布世纪金源开始转型商业房地产。当年,金源收购了位于北京王府井附近的华侨大厦70%的股权;而在北京香山,金源旗下的一个国际商务酒店也已经开始营业。之后,金源相继在福州、北京等地拥有4家五星级酒店。

  同样是在2003年,在全国一片建造Shopping Mall的热潮声中,金源斥资38亿元人民币开始打造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经营面积38万平方米的金源购物中心。2004年10月24日,这个号称“世界第一大Shopping Mall”正式开业,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金源的经营战略彻底转向了商业地产。

  黄如论经营地产业十多年,开发楼盘的特点之一就是大手笔——开发的都是大盘项目;而另一特点就是用的几乎都是自有资金。支持大盘建设几乎“无限量”的资金,也令业界好奇和叹服。

  按照黄如论自己的说法,资金的来源,除了他菲律宾华侨朋友的投资和挣来的,其余大部分是省出来的。世纪金源拥有自己的施工和建材队伍,是所有建筑工程省钱的关键。而他自己是个“内行人,懂建筑”,所以什么人都别想从他的工程中骗钱耍手段。而且,“我的手下都是我的学生,他们跟我十几年”,因此,“我有经验也有胆量,很多建筑公司不敢做的事情,我们敢做。”譬如,金源Shopping Mall从立项到最后建成,只历时一年半,比同类项目缩短近两年时间。“节约时间就是节约钱,节约大量的钱。”

  

  低调行事

  曾有人说,黄如论平日做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而这也正是他的处世原则之一。在一个公司的内部培训会上,黄如论曾经比较系统地解释了自己的对外宣传原则——要善于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不要做一辈子傻子,也不要锋芒毕露。

  从这一点不难窥见,在黄如论的处世哲学中,传统思想仍占到了重要地位。事实上,黄如论也曾在各种场合中表示过自己对传统思想的推崇,并将自己的行为方式归结为这种思想的结果。

  黄如论幼时贫寒,少年辍学,15岁开始做小生意维生。他回忆时说:“我小时候很穷,但父母和祖父母对我非常疼爱,周围许多亲戚朋友也给我很多关照。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努力奋斗,多赚钱来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抚养我长大的祖父祖母,以及那些帮助过我、教诲过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人。”

  发达之后,黄如论便开始在家乡助教建学,而福建连江也就成为了黄如论的慈善起点。从2002年到2004年,黄如论在福建的各项事业捐资已超过3亿元,其中仅为筹建江夏学院就捐资达1.5亿元。

  包括在企业的管理上,一些被称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典范的内容并没有纳入黄如论的视线里,而他更注重的,是员工们在工作中的服从、低调和脚踏实地。黄如论曾对自己的员工讲,开始没有正确的思想,结果就会不堪设想,“不要把学历看得太重,学历并不是绝对的因素;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在金源掌握股权和关键位置的依然是黄氏家族的人,股权激励也并没有被用于高级人才身上。

  现在的黄如论,已经拥有了足以让人望其项背的成就和荣誉。由于奉行低调的行事风格,黄如论并未因蝉联慈善榜首而高频出现在聚光灯下。依然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和接受采访,据他身边的人说,他更喜欢在建筑工地上视察工人们的工作,或是自己一遍遍地琢磨户型图。

  在黄如论大儿子黄涛的办公室里,挂着黄如论送给他的一幅字,上面写的也是黄如论信奉的格言:“鱼融于水,爱大于恨。王者之道,教化万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2 黄如论:地产巨子的行善之道 2007-3-26 钱江晚报c00022007-03-2600011;793049C1FE2AE280482572A90009D8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