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民间
3  4  
PDF 版
· 高耀洁:八十岁的“抗艾”先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3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耀洁:八十岁的“抗艾”先锋
》》》》》 本版撰稿:林 晓
  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与一位老人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联系在一起:

  2001年,获得乔纳森·曼恩健康与人权奖;

  2002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同年,又被《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

  2003年,获得拉蒙-麦格塞塞奖。同年,在自己的祖国,她被官方媒体评为“中国人物”、“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人物”;

  ……

  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中国民间抗艾第一人”的80岁女教授高耀洁。

  今年3月14日,她又在美国获得了世界妇女权利组织“生命之音(Vital Voices Global Partnership)”颁发的年度“全球女性领袖奖”。前美国第一夫人、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是该组织的名誉主席之一。听闻高耀洁的抗艾故事,希拉里为其所动,专门腾出时间与她倾谈。

  退休医生走上

  防艾之路

  高耀洁是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从1996年开始,她就一直为改善中国艾滋病防治状况而奔走。

  回顾自己的“防艾”路,高耀洁感觉“挺偶然的”。1996年4月7日,河南一家医院接诊了一位姓巴的疑难女患者,邀请高耀洁前去会诊。最后查明,这是一名艾滋病患者,早些年因手术输血而感染病毒。临终前,患者从病床上滚下来跪在地上,用枯瘦如柴的手拉着高耀洁哭求:“高大夫,我就输了一次血,咋就会没治呢?我不想死啊!我还有丈夫,还有小孩子,他们都离不开我啊!……”十多天后,巴某死了,年仅42岁。她的丈夫和孩子均未被艾滋病毒感染。

  这是高耀洁第一次见到艾滋病人。患者痛苦的表情和撕心的哭喊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作为一名医生,眼睁睁地看着患者被病魔夺去生命,却束手无策!一连几天,高耀洁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更让人痛心的是:病人输的是血库的血,血库被艾滋病毒污染,那受害人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艾滋病肆无忌惮地横行,会有多少无辜者丧命于它的魔掌之下!但高耀洁也看到,病人从输血感染到死亡,将近2年时间,其间家属并未被感染,这说明预防艾滋病是很容易成功的。但前提是:必须让人们知道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最大限度地懂得和掌握预防知识。

  巴某死后,她的丈夫躺在妻子坟前睡了十几天。他后悔不该给病人输血(手术输血是他要求的),这一事实使高耀洁更难过。时下,在“防艾”宣传中,主要是强调性传播、嫖娼、卖淫、婚外情、静脉吸毒等传播途径,很少提及医源性“血祸”的危害,这更激起了高耀洁关爱生命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不久,高耀洁做了一个决定:谢绝给病人看病,走上防艾之路。“看病,我一天最多能治几十个病人,而宣传‘防艾’,每天都能使成百上千的人受到教育,从而挽救更多的人。”高耀洁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全社会了解艾滋病,关注艾滋病,最终远离艾滋病。

  但那时,高耀洁“并没有想到这条路竟如此坎坷、如此艰难”!

  坎坷又艰难

  终获支持

  1996年秋,高耀洁开始筹资印制第一批“防艾”资料。她背着这些资料,来到人口流动大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散发,不少人避之不及地将资料扔在地上。

  慢慢地,情况好起来,愿意义务帮助她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但资料的最大市场还是那些艾滋病患者集中的贫困地区。与来自艾滋病患者和家属的热情相比,某些专家的冷漠令高耀洁很不满意,“就前两天,我曾经把材料邮寄给中科院的一位知名院士,没几天,材料被原封不动退了回来。”地方政府、民间和专家对艾滋病防治态度的差异,使高耀洁感觉如鲠在喉。

  更让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自称老中医、老专家、攻克艾滋病的“神手”,利用艾滋病人求救无门和渴望治疗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手法制成所谓的“神药”欺骗病人,加重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苦难。

  1997年5月,一自称“神医”的陈姓村医给艾滋病病人用地塞米松退热,弄得病人大汗淋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又深深刺痛了高耀洁。她对医骗子坑人骗钱的行径早有所闻,但万万没想到现在已发展到“逼死人”的境地了!高耀洁觉得揭露医骗子伙的罪恶嘴脸应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且刻不容缓!高耀洁后来经过调查,掌握了大量医骗子的第一手材料,并写出了调查报告,1998年1月,她亲手把调查报告交到省长手中。当年3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整顿医疗市场电视电话会,研究部署集中整治措施,一场整顿假医、假药的活动在全省范围内迅速铺开,收效显著。

  “不会做人”的

  善良老人

  高耀洁很坦率地承认自己是“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她发现了太多的真相和太多问题所在,讲了太多的实话,引起了太多的重视,这就使艾滋病宣传与防治不得不受到另外一种隐形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更为诸多因素中最为不利的。

  曾有一段时间,高耀洁深入艾滋病村实地考察,某些人竟然放话说谁发现高耀洁就奖励500元。更有甚者,还扬言要杀掉高教授全家。对此,老人并无半点惧色,但她很是感叹,“我在河南呆了几十年了,我知道这里的作风和意识,也知道只能采取怎样的手段”。同样的阻力也显现在老人安置艾滋遗孤的过程中。山东曹县是高教授的老家,在那里,民风淳朴,生活水平较好,更重要的是有一百余户家庭需要孩子。而因为河南当地极个别人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和面子工程,他们不许孩子被送过去,因为“怕孩子乱说河南坏话”。

  高耀洁很喜欢讲一句话:“不说瞎话行不行?”她痛恨骗子,不能容忍他们骗国家,“时值1999年12月1日,怎么还能说河南无一例艾滋病?”她不能容忍骗艾滋病人钱财的人,质问那些人还有没有良知。

  就是这样一位“不会做人”的善良老人,却将“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当作座右铭,这也是她精神的真实写照。高耀洁教授老俩口都已退休,超过4000元的退休收入在当地可称得上“小康”了,但其家中之简陋、生活之俭朴真可谓学者清贫之风了。除了数百元的月开支外,高耀洁将全部余款用于艾滋病防治事业。她尤为关心那些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孤儿患者,几年来共花费了8万多元救济了164名艾滋孤儿,而长年累计的资助款项已高达50万元之多。

  想把“事业”交给

  可靠的人

  曾经有媒体用“一个人的战斗”来描述老人的事业,尽管这种提法引起争议甚至反感。但曾经又何尝不是?她,完全依靠民间的力量,与自己的智力体力极限较量,与妨碍艾滋病治疗和艾滋遗孤救助的势力较量,而值得所有善良人欣慰的是,如今,老人不再孤单,她已感动了不仅仅是中国,她已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各项相关的法规、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这一切构成了比春光还灿烂的亮色。

  今年已经80岁的高耀洁,也从不避讳谈及自己的身后事。每谈到这里,高耀洁都很平静,她想把“事业”和所有的资料交给一个可靠的人,待选的是复旦大学教师高燕宁和北京大学李冬丽博士,因为她相信,他们会继续做下去。

  就在这次从美国回来后,又有记者问高耀洁还能在防艾路上走多久。高耀洁的回答是:“干不久了。你看我的声音,自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开始嘶哑,慢慢加重,至于是什么病,还要检查结果出来才知道。能干多久,也要看检查结果才知道。我最后的愿望就是把那两本书(注:《十年防艾路》、《艾之殇》)出版,我出书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要把真实的情况留在人间。”

  孙思邈《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无疑,这样的评价是最适合高耀洁教授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民间 C0005 高耀洁:八十岁的“抗艾”先锋 》》》》》 本版撰稿:林 晓 2007-3-26 钱江晚报c00052007-03-2600014;钱江晚报c00052007-03-2600006;钱江晚报c00052007-03-2600013 2